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1月陕西省CPI同比涨8.4%

日期:2008-02-19
1月陕西省CPI同比涨8

1月陕西省CPI同比涨8.4%

1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承接2007年的上涨态势,再创新高。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调查结果显示,1月份,全省CPI同比上涨8.4%,各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几乎全面上涨,食品仍是CPI上涨的主动力。

涨幅猪肉同比上涨了79.2%

  全省CPI同比涨8.4%,意味着物价在上涨,货币购买力在下降。比如去年花91.6元买到的物品,今年需要花100元。

  具体分析,涉及CPI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呈“六升二降”态势,食品类涨价仍是CPI攀高的主要因素,拉高价格总指数6.95个百分点,占涨价因素的82.7%。

  受此影响,粮油及肉类等价格涨势也较猛,其中猪肉、牛肉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79.2%和61.8%。

  原因节日消费品均较快增长

  1月份,CPI走高的因素主要有节日、气候和翘尾因素。

  受春节消费拉动及持续低温降雪天气影响,1月份,我省各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几乎全面上涨。

  节日期间,因消费需求增加,烟酒、肉类、糖果、糕点、水产品等与节日有关的主要消费品价格均出现较快上涨,如干鲜瓜果价格较上月上涨6.3%,水产品价格较上月上涨4.5%。

  因气候影响造成交通困难,导致蔬菜、瓜果、部分工业品短期供求失衡,引起价格大幅上涨,如菜类价格较上月上涨12.9%。

  同时,2007年,涨价因素的滞后影响对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影响较大。1月份,全省CPI同比涨8.4%,其中,因2007年涨价因素而形成的翘尾影响达到了6.9个百分点,影响占到82%,节日、降雪等新涨价因素只有1.5个百分点。1月份,8.4%的CPI涨幅跟2007年1月份物价基数较小有很大关系。

  专家分析  物价涨幅有望被控制

  消费者正常的消费心理和心理预期,会有利于物价的平稳

  1月份CPI指数同比8.4%的涨幅令不少人“喊高”,物价持续上涨是否正常?而更多人最关注的是物价会不会一直涨下去?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教授,全国政协委员韦苇。

  物价为何连涨?

  韦苇教授表示,2007年3月份以来的物价上涨,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物价上涨不同,此轮物价上涨并不是由于物资严重短缺造成的,而是由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涨价引发的食品涨价引起的。面对物价上涨,国家增加了对养猪户的补贴,调动了农民养殖积极性,目前生猪养殖正在恢复。今年的雪灾对中国食品价格总体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生产有望恢复。

  另外,2007年以来,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的政策性调资,通过价格的传导机制也带动了物价的上涨。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来说,高收入应该对应高物价,因此随着经济的增长,百姓收入增多,物价上涨是很正常的,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涨势是否持续?

  韦苇认为,短期内物价不会很快落下来。有业内人士也认为,物价不会再回落到涨价前的水平。但是,物价涨幅有望得到控制,特别是在今年后半年涨幅不会太大。

  如何控制涨幅?

  韦苇表示,国家应从增加供给和减少流通货币量等方面着手控制物价:

  一方面,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对农民养殖进行补贴,保护农民种植、养殖积极性,确保食品供应量。

  一方面,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手段减少银行信贷量,控制房地产投资过热,减少流动性过剩,增加百姓投资渠道;对价格的干预政策应再持续一段时间,严厉打击一些行业的恶意涨价。

  同时,国家应拿出财力确保物价上涨时期百姓的生活水平,对低收入人群增加补贴,增加普通百姓的收入。

  此外,作为消费者,正常的消费心理和心理预期,会有利于物价的平稳。

  百姓感受   盼物价低些生活好些

  今年1月份,我省CPI同比上涨8.4%,普通老百姓对此有着切身的感受。

  一般收入家庭价涨了减少消费

  “贵么!油、菜、肉涨得最厉害!”昨日下午,在省安装公司家属院,说起节前的物价,60岁的退休工人王先生和老伴不禁叹道。王先生家有3口人,月收入2000多元,属于一般收入家庭。

  老两口告诉记者,以前,一桶5升装的食品油只卖50元左右,节前涨到了每桶78元;大葱以前1元一斤,节前特别是下雪后,涨到了4元一斤;青辣椒从每斤1元涨到了每斤3元多;腊牛肉的价格涨得更高,每斤30多元。“过年没买牛肉,太贵了,划不来买!”王先生说,往年过年,他们都会买些牛肉做菜招待亲友,但今年价格太高,就只买了五六斤猪肉,蔬菜买得也少,只买了青菜、白菜、萝卜和莲菜等。

  谈起对2008年生活的期盼,老两口异口同声地说:“就盼物价低些,生活能好些!”

  中高收入家庭价虽涨该吃的还得买

  对于食品涨价,家住西安市含光路邮电二公司家属院的贾女士虽然也深有感受,但她坦言,物价上涨没有对她们家造成太大影响,生活水平没有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贾女士全家5口人,其中4人都在工作,全家月收入近7000元。“黄瓜、葱、莲菜、猪肉、牛肉都涨价了!”贾女士对哪些食品涨价了,涨了多少都心中有数。但是,涨价并没有影响她们全家的年夜“餐桌”。

  今年过年,她们家买了200多元的猪肉、100多元的牛肉,蔬菜也花样齐全。“物价虽然涨了,但该吃的还得买!”贾女士说。

来源:华商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