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1-2月梧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日期:2009-03-31

2008年,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梧州市克服种种困难,总体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影响,1-2月份统计报表显示,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平稳增长,增速回落的态势。

一、1-2月梧州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增幅有所回落。2008年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下半年新增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拉动。2009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有所放慢,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21亿元,同比增长34.7%,与2008年相比,增幅回落了5.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主要特点:

1、县域工业经济全面增长,拉动规上工业企业平稳增长.县域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各县(市)积极招商引资,狠抓工业项目建设,着力改变工业基础薄弱状况,一批工业项目投产并开始发挥效益。全市四个县(市)规模工业企业出现较大增幅,整个县域经济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569万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30.5个百分点,其中藤县、蒙山县、岑溪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35.9%、55%、63.5%,均高于全市增幅。

2、增量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市委、市政府这几年把工作主要放在抓工业,抓承接产业转移上,显见成效。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新增企业增加,增量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2008年下半年增加的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继续发挥拉动增长作用,44家新增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5亿元,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5.5个百分点。

3、园区建设势头良好,特色产业园区增多。梧州市制订了建设四大基地,实现梧州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建设128万平方米工业厂房,打造产业转移基地。2008年实际已完成工业厂房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实际完成投资13.6亿元。1-2月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23.3%;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19.4%;税收0.5亿元,比去年提高31.6%。

4、重工业仍是工业快速增长的主动力.梧州市工业发展平稳,轻重工业同步增长,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1-2月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17亿元,同比增长42.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3.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2.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6.5个百分点,体现对工业增长的强大拉动力。

5、工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梧州市工业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整体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84.18%;利税总额达2.74亿元,同比增长55.5%;市区37家重点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税收入库等仍有2位数以上的增幅。市区37家重点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32.2%,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47.8%;税收入库完成同比增长14.2%。对梧州市工业经济发展起到支撑面的作用。

(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增幅有所回落。在长洲水电枢纽工程和桂梧高速公路、洛湛铁路、南广铁路等重点项目带动下,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二月底累计完成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同比增长26.2%,增幅比2008年回落了3.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投资20.14亿元,增长31.4%;农村投资0.3亿元,增长32.7%。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3.84亿元,增长41.9%;更新改造投资4.22亿元,增长51.1%;房地产开发投资1.74亿元,下降33.8%。

按照一季度的投资完成情况看,全年要完成320亿元的投资困难还是很大的。按1—2月完成20.6亿元计算,后面的3—12月共要完成投资299.4亿元,平均每月要完成投资30亿元。

(三)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对外贸易继续发展。

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以及国家为促进农村消费而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措施影响,2009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呈现出繁荣、活跃的良好势态,衣食住行等消费全面增长,1-2月份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7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幅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在全区十四个市中,增长速度排在第3位。

外贸出口继续实现增长,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国际贸易形势严峻,但全市对外贸易却继续实现增长,二月份累计出口5750万美元,增长11.8%;外商投资稳步增长。预计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1698万美元,同比增长10%。

四、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物价回落。1-2月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3元,同比增长7%。城镇居民收入增多,主要是居民工薪收入显著增长的推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34元,同比下降1.6%。消费价格回落,二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要警惕金融危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

2、工业生产的回落,会削弱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部分工业企业出现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倒挂现象,导致企业效益下滑。由于市场需求下降,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不畅,停产企业增多,其中多数为中小企业。

4、有色金属行业受产品市场价格急剧回落影响,导致企业亏损严重,无法维持正常生产,举步维艰。

5、返乡农民工及失业人员的增加将使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加大。

三、对策建议

1、当前要突出抓好企业服务工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及时制定和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增强企业信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增长渠道。当前国际经济低迷,工业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增强信心,及时解决工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企业因生产成本过高限产减产导致用电量减少,同时又直接影响供电部门的供电量下降,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强供电与用电企业的沟通协调,探索新的互利合作方式,减少产品价格下降对企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共同推动工业生产。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保增长、扩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抢抓发展机遇,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推动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 广西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