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云南沿边八州市聚集力量创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日期:2009-06-11

第17届昆交会沿边州市展示团开展不到10分钟,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副州长陈振冲就遇上多年的老朋友——缅甸商务部副部长吴觉昂吞。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陈振冲真诚地说:“老朋友,欢迎你。”吴觉昂吞开心地笑起来:“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品尝着德宏展馆内醇香的后谷咖啡,两人仿佛身处家中会客厅里一样自在。

同样的一幕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频频出现在云南沿边州市展示团的8个展馆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展馆普洱茶案前,临沧市展馆佤族锣鼓声中,保山馆和顺古镇仿制牌坊下……前来拜访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客人络绎不绝。

同在一场金融危机中搏击,人们更加坚信联合的力量。

一场共同的危机促成一个共同的机遇,一个共同机遇激活一个共同梦想,云南沿边8个州市正在凝聚力量,创造崭新的优势,打造“边疆城市组合”发展“通道经济”,在服务大局的过程中找到了加快自身发展的快乐。

转变观念 优势不是天成而要创造

今年1月份在全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肖宪提交一份大会交流材料《新形势下云南对外开放的思考》,文中他犀利地提出:“云南对外开放起步早、区位优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这一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支持肖宪委员观点的论据颇多。近年来,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区加快对东南亚和南亚开放步伐,取得显著成效。兄弟省市区的大步向前,让我们不得不对过去一味强调云南区位优势的独有性进行反省,优势从来都是相对而言,没有巩固后劲,没有提升自身开放水平和层次的新创造,将会“有其位而无其势,有其名而不得其利”。

云南沿边州市正积极创造优势。

今年2月,腾冲驼峰机场正式竣工营运。芒市、隆阳区、腾冲县,一个构成等边距离仅有百把公里的三角形中分布3个机场,这在全国都甚为罕见,腾冲县,这座“极边第一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思路打开了又一道开放的“天窗”。

2003年动工修建腾密公路,在“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尚未从非政府的二轨上升到政府间的一轨的背景下,保山市、腾冲县也为此超前之举饱受争议,但是正是这一超前之举使得腾冲成为吸引资金的洼地,2008年腾冲县引资上百亿元,今年在各地引资压力巨大、固定投资下滑的情形下,腾冲仍能灿烂地笑出声来。

十七大精神中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特别强调要“提升沿边开放”,这已成为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思路和新战略,恰逢其时。腾冲用行动把通边达海的“远大图景”真真切切转化为吸引资金和扩大市场的“现实优势”,云南日报一位资深记者近期采访腾冲归来后评价:“腾冲深谙创造优势、创造需求之道,正是这种创造把腾冲、把保山的潜在优势转化为落地的项目,升华为新的开放优势。”

总结“腾冲经验”有一句话最形象,转身即为前沿,一个“转”字丰富奥妙,是方向转换,是思路转变,是能量转化,更是优势转身,8个集民族、山区、贫困、边疆四位一体沿边州市乃至云南全省如果不自造优势、自造声势就难以“漂亮转身”。
 聚集力量 打造“边疆城市组合”

今年昆交会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把过去的边贸团转化为沿边州市展示团,让喜爱逛边贸团的人们有点意外。

但是做此安排的组委会用意深刻,商务厅边贸处副处长杨静告诉记者:“过去边贸团以企业和产品为主,现在把企业和产品都分别归类到相关的专题展馆中,而独立展示8个州市形象,旨在进一步强化提升沿边开放的主题。”

果真,沿边州市展示团的8个展馆小巧玲珑、各有千秋但风格又合而为一,在各个馆日活动中,各家的民族歌舞你方唱罢我登场,8个州市以一个“边疆城市组合”的崭新形象出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在探讨沿边开放的创新条件和创新机制时认为:“脱离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沿边开放难以建立真正的产业基础,没有相应城市化的配合,难以建立沿边开放需要的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这句话的云南本土化理解是脱离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沿边开放,只能沦落为“过路经济”。云南沿边州市绝大多数居于云南通往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线上,如果视野不投向发展更为广阔的“大通道、大流通、大市场、大产业”的“通道经济”,打开门窗就是为别人做嫁衣。

是发展通道经济,还是沉没于“过路经济”?2007年11月,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把“通道经济”作为文山州发展的战略定位。“大通道、大流通、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就此镌刻于沿边州市干部群众心中。沿边开放本身是市场化的一种形式,以追求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道经济依托对外通道,获取国内外资源与市场,构建城市经济走廊,以形成大交通、大流通、大市场、产业大聚集的经济带,扩大和建立现代发展空间,成为最具潜力的现代经济模式。从此角度而言,云南沿边州市对外开放的根本出路是发展通道经济。文山、保山、德宏等州市主动建设承接沿海地区或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基地,建设边境区域中心城市,不断扩大经济体量,增强经济凝聚力和发挥辐射力,让“通道经济”真正扎下根来。

一批边境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已经开始影响云南对外开放的大格局,进而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中越来越起到支撑作用。

本届昆交会上,云南省物流产业集团签订的两张“大单”格外引人注目。一张是与大理州签订“滇西国际物流园”项目协议,投资20亿元;另一张是与红河州签订“综合性现代物流示范基地”项目协议,投资30亿元。以红河综合现代物流示范基地为例,其功能定位是以蒙自县、河口县为物流节点,依托红河州的国际通道区位优势,以海鲜、水果冷链物流、矿产品进口等为突破,将基地建设成为滇南中心城市和红河工业园区配套示范项目,建设成为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综合示范物流中心。

可见,这两张“大单”意味着昆河经济带蒙自——河口综合物流区和滇西北物流区即将形成为滇西、滇南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亦为云南沿边开放融入更多的市场化、国际化内涵。

产业支撑 提高特色经济外向度

陈振冲与吴觉昂吞品尝后谷咖啡时,不失时机地向吴觉昂吞介绍德宏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德宏后谷咖啡是我们云南省的知名品牌,是全国最大的速溶咖啡生产企业,在咖啡种植和生产加工等方面很有优势,我们在这个领域合作的空间很大。”到过德宏多次的吴觉昂吞频频颔首,他非常认同这个建议。

陈振冲告诉记者,东南亚、南亚国家是咖啡种植和消费国,如果能与之合作,德宏咖啡产业的前景不可限量。目前正在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万吨速溶咖啡生产线的德宏后谷咖啡企业是德宏生物食品工业的领军,也是德宏特色经济的一面旗帜,德宏提升沿边开放广度和深度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提高特色经济外向度,以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分工合作,不断扩大和提高特色工业利用外来投资的规模及水平,不断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

6月5日,在云南省生物产业大会上,后谷咖啡公司与美国、德国、韩国签订7.5亿美元的咖啡豆或咖啡速溶粉出口项目。“这些项目,对加快后谷公司的规模扩张、提质增效是很有帮助的”,云南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松在昆交会云南品牌企业促进会会员交流大会上发言时说,东盟国家与德宏州的咖啡产业有很大的互补性,种植品种存在互补、产品精品加工存在互补,我们与之加强合作,在整合种植资源、延伸产业链、品牌培育、产品销售等方面会有明显提升。

临沧市副市长杜俊军谈沿边开放时,把话题也放在如何引进项目提升特色产业能级上。他说,临沧这几年发展特色经济先行了一步,已经形成茶叶、甘蔗、核桃、坚果等5类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以10%以上速度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往长远看,特色经济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引进精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把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培育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化开放型产业。在昆交会和即将举行的“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临沧重点推介的是其特色产业项目,他们与湖南澳华食品公司签订100万头生猪、10万只山羊、10万头牛的屠宰与加工项目,与世纪金源集团签订核桃深加工项目即将落地,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牵引力。

来源:云南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