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 近50万农牧民受益

得天独厚 前景光明——西藏自治区太阳能建设发展综述
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近年来,自治区积极加大太阳能产品的使用,并相继实施了“阳光计划”、“科技之光”、“阿里光电计划”、“村村通电先导项目”等太阳能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项目。太阳能资源在自治区的综合开发利用,使自治区17万多人依靠光伏发电圆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电灯梦,近50万农牧民因使用各种太阳能产品而受益,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西藏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实施太阳能专项计划的省份。
太阳能灶:从拒绝到接受
20世纪80年代初,西藏太阳能研究、开发、利用开始起步,主要以光热为主,90年代进入了较快发展的时期。
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针对西藏群众缺乏生活燃料的实际,引进了太阳能灶。但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阻力。西藏能源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挨家挨户送太阳能灶,但是农牧民群众不愿接受。在这种情况下,科技人员通过深入、耐心的讲解,由点到面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太阳能灶,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由拒绝到接受,并组织科技人员对引进的太阳能灶进行改造和自主研发,使西藏太阳能灶技术逐步从成熟到完善。到目前,全区太阳能灶达26万台左右。
据统计,太阳能灶的广泛使用,使西藏群众每年每户可节约柴火1000公斤左右。现在,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不断改进太阳能灶的基础上,又组织科研力量开发研制出了便携式、折叠式轻便太阳能灶。因其成本低、使用方便,普遍受群众喜爱。
太阳能房:节能又干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太阳能科技工作人员的研究和广泛推广作用下,太阳能房技术在西藏的阿里、那曲等地区得到广泛利用。
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说,西藏秋冬季节气候寒冷,2007年,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西藏的部分学校、民房建筑中开展了被动式太阳能房技术和建筑保暖措施相结合使用的实验。实验表明,采用以上技术后,被动式太阳能房室内温度至少比室外高10℃,基本能满足冬季采暖要求。
利用被动式太阳能房技术解决冬季采暖问题,不但节省能耗,而且清洁干净、省工省时,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大为改善。截至目前,西藏推广被动式太阳能暖房、温室、牛羊暖圈等300万平方米,是全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应用面积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省份。
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应用广泛
自1990年开始,国家先后在西藏实施了几个影响力很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无水能无电县电力建设计划”、“西藏阿里光电计划”、“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送电到乡”工程等。此外,青藏铁路、气象台站以及驻藏解放军边防哨所、武警部队、公路系统等也都大量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
相关负责人说,西藏高原地区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推广应用和关键设备的研制可为解决西藏乃至我国西部其他地区用电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据介绍,目前,西藏光伏发电的安装发电量已经达到9 MWp ,约占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70 MWp 的13%,居全国第一。西藏已经建立了县级独立光伏电站7座,乡级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300多座,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风光互补电源约10万套。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截至去年,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0万平方米,太阳能灶26万台,太阳能暖房、温室、牛羊暖圈等300万平方米。
如今,西藏的太阳能资源已被广泛应用在照明、通信、广播电视、提水灌溉、烧水做饭、取暖等诸多方面。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等已深入到千家万户,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减少了对森林、草原的破坏。
自治区发展太阳能产业的优势
首先就是资源优势。西藏太阳能资源位居全国第一,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位列世界第二。第二,作为高寒地区,西藏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国家的许多优惠政策都向西藏倾斜,包括对农牧民生产生活和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倾斜。第三,西藏能源供给不足,突出了太阳能的市场需求量。第四,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这为太阳能在西藏的推广又提供了契机。第五,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对太阳能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科研的投入,为太阳能产业发展解决了一些应用性关键问题,同时培养了一批能扎根西藏的科研技术队伍。
农牧民从太阳能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
从电力应用方面,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间接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解决了老百姓的照明用电问题。同时,通过太阳能发电供给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方便群众通过广播电视了解世界,了解到最新的农牧技术、知识、信息和改革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促进群众观念的转变。
从热能利用方面,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如一个家庭使用一台太阳能灶,一年可节省大约1.5吨标准煤的能量,减少砍伐1000公斤左右的薪柴,相当于少破坏1.5到2亩地植被。另外,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改善了老百姓的卫生条件。太阳能房的冬天供暖,可解决老百姓冬季取暖的问题。
相关链接:太阳能利用前景看好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又到处可取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成为了首选的可再生能源,在传统能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太阳能成为了全世界推崇的绿色能源。有专家分析,如果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转变率为5%,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世界能耗的40倍左右。
目前,世界各国正把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能源发展趋势。欧盟、日本和美国把2030年以后能源供应安全的重点放在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0%以上,2050年达到20%以上。太阳能产业的大力挖掘和开发将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主流。
我国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年辐照总量每平方米超过5000兆焦耳,年日照时数超过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而西藏又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左右,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撒哈拉沙漠,这使西藏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从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得到了较快发展,使西藏17万多人依靠光伏发电圆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电灯梦,近50万农牧民因使用各种太阳能产品而受益,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西藏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实施太阳能专项计划的省份。
近年来,自治区对太阳能开发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技术创新和突破上加快了降低成本的步伐,同时,自治区科技厅也对太阳能技术开发及其应用给予了大力支持,西藏太阳能产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类型众多的太阳能产品。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热利用转换技术无疑是最为成熟的,其产业化进程也较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领先一步;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草坪灯和太阳能路灯等太阳能灯具产品由于环保节能的双重优势,在西藏广泛应用并逐渐形成了规模;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发电等项目也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成熟起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与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藏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
来源: 西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