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色农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品牌化经营

该区农牧业特色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特色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品牌化经营的态势开始呈现,优质粮油菜、牛羊猪、禽蛋奶等一批农牧业特色商品生产基地快速发展,在区内外的农产品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保障和丰富我区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农牧业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就业的重要渠道,2010年我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实现群众增收10.6亿元,受益农牧民达160多万人,项目区农牧民人均增收659元。截至2010年,农牧业特色产业累计产值4.76亿元,促进农牧民增收2.27亿元,项目区受益户占全区总人数的31.23%,受益人口占农牧民的35.57%,带动农牧民年人均增收329.4元,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23.3%。农牧业特色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切入点和亮点,增收速度和水平大幅度提高。
日喀则市通过开发马铃薯系列深加工产品,年可转化马铃薯6万吨以上。2010年收购日喀则地区6市县马铃薯原料2.9万吨,直接带动9500户农户从事马铃薯种植,比种植青稞每亩可增收1400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日喀则地区的萨迦县通过特色农牧业产业开发项目资金支持,在全县8个乡(镇)建设藏绵羊短期育肥基地,项目覆盖养殖户770户,年户均育肥绵羊100只。2010年全县育肥绵羊出栏7.78万只,总产值达2723万元,纯收入933.6万元,户均增收6800元,人均增收745元。
通过参与特色农牧业产业开发,我区农牧民市场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转变了过去惜杀惜售的传统经营观念。农牧业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多数产品达到30%以上。特别是在有协会、专业户和龙头企业引导的项目区,农产品出售率高达60%以上。农户转变种植业结构,用青饲玉米代替青稞或小麦,原先每亩360元的粮食作物收入调整到每亩1650元青贮收入,几乎增长了4倍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