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探索土地流转 土地交公司管农民分红享社保
土地流转向规模化集中,壮大现代农业,是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外省在土地流转方面的改革,已道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分散种植的传统农业,农户非但不能增收,还将农民“牢牢”绑在那“一亩三分地”的承包地上。土地向大户集中,向公司集中,农民从单纯的种植收入变为工资收入+租金收入+分红收入+粮食种植的补贴四种收入。农户数钱时流露出的满意笑容是对改革最大的肯定!
外省经验
所有农户将土地租给公司
在河南济源,村集体成立“土地使用权租赁公司”。所有农户将土地出租给村集体的租赁公司,按约定收取租金。租赁公司统一规划出租用地,一部分出租给高新农业产业公司,一部分出租给企业办工厂。农户将获得至少四份收入,一是租金,二是集体福利分红,三是工资性收入,四是政府对粮食耕地的补贴。
散户将土地出租给种植大户
山东寿光,散户农户将土地出租给种植大户,种植大户与大型农产品种植生产企业签订购销协议,成为企业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公司提供借款,帮助种植户建设基地,同时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人员,种植户按公司要求进行标准化种植,用产品冲抵借款后的收益,部分支付土地租金。
散户土地入股建农业公司
在成都邛崃,农户以土地入股兴农公司占50%股份,政府将涉农资金整合成立国有投资公司后,注入一笔基金到兴农公司占50%股份,作为兴农公司启动资金。兴农公司将集中的土地进行标准化的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寻求规模成本效益。兴农公司每年将获利按股份进行分红。
村里成立公司管理集体资产
在湖北鄂州和山东淄博,村集体成立一个集团化股份公司,管理企业、商场超市等集体资产。集团公司获得收益后,部分用于股民分红,部分上交村委会用于村民公共保障投入。
重庆探索
九龙坡试点以社保换土地
重庆试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大幕,才刚刚拉开。根据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的摸底调查,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217.4万亩农村土地试行土地流转,涉及农户86.3万户。重庆土地流转的方式多样,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自愿交回等。其中,转包的比例最大,占流转总量的51%,而以入股方式试行的土地流转,仅占总量的1.2%。
南山农家乐长寿果农先行
让农民直接以土地入股、当公司股东,只有少数区县摸着石头过河,例如南岸、长寿、江津等。2006年1月,这项试点工作在黄桷垭镇金竹片区、南山镇石牛村片区、迎龙镇双谷片区的100多家农家乐、花卉园展开,试点范围约5平方公里。去年5月,恒河果业公司出资10万元,长寿麒麟村508户果农以510亩土地的经营权、每亩作价5000元入股成立宗胜公司。
农民可将土地租赁给村
今年7月1日,市工商局出台新政,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入股,支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作为重庆城乡统筹先行示范点的九龙坡区,已在白市驿、西彭、华岩3个试点镇设立起土地流转站,农民可以将土地租赁给村,再由村流转至镇或园区,将尝试推行两种土地流转方式:一是农民以出租土地承包权的方式入股;二是以社会保障置换土地。
推行土地流转要解决配套问题
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专家表示,推行土地流转,首先要解决农民的社保、子女就学等配套问题,这意味着政府将支出一大笔资金,我市应对各项成本进行测算。此外,可以在部分区县试点“土地换社保”等新方式,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来源: 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