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武陵硅业有限公司2×33000kVA全密闭矿热炉智能化绿色低碳技改升级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

渝发改工业〔2025〕1067号
重庆武陵硅业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报请审查重庆武陵硅业有限公司2×33000kVA全密闭矿热炉智能化绿色低碳技改升级项目节能报告的函》及有关材料收悉。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3年第2号)、《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渝发改规范〔2023〕4号),结合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对重庆武陵硅业有限公司2×33000kVA全密闭矿热炉智能化绿色低碳技改升级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节能报告的评审意见,审查意见如下:
一、原则同意项目(项目代码:2410-500114-04-02-760704)节能报告。
二、建设周期:2025年10月至2027年8月。
三、项目主要产品为高碳锰铁和锰硅合金,其中高碳锰铁单位产品冶炼电耗2008.00千瓦时/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533.86千克标准煤/吨,达到《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1—2022)对应种类产品的1级能效水平。锰硅合金单位产品冶炼电耗3574.16千瓦时/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782.13千克标准煤/吨,达到《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1—2022)对应种类产品的1级能效水平,达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对应种类产品标杆水平。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5.06吨标准煤/万元。
四、项目达产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67069.32吨标准煤(当量值)、141292.75吨标准煤(等价值),其中:年耗外购电力27306.08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33559.17吨(当量值)、82327.83吨(等价值);年耗煤气发电电力11601.99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4258.85吨(当量值)、39713.62吨(等价值);年耗焦炭64800吨,折合标准煤56652.05吨(其中原料用能7815.88吨标准煤);年耗电极糊2490吨,折合标准煤2134.18吨;年耗柴油120.96吨,折合标准煤176.25吨;年供出煤气12634.80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39711.18吨。
五、本项目属于重点管理范围项目,请项目法人严格落实节能报告中各项节能措施,确保主要产品能效水平达到标杆水平、主要用能产品设备达到先进水平。同时,进一步做好以下节能工作:
(一)优化用能结构。在满足工艺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合理布置生产车间设备、工艺流程、划分生产区域,减少物料、能源在输送、分配及主要生产工序等环节产生的过程消耗,加强余热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风机、电动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等主要用能产品设备应达到项目建设时的能效先进水平,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三)切实加强节能管理。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3331—2020)、《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等,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等标准规范,完善项目主要耗能设备计量仪表配置,提升能源计量监测水平,同时结合项目能源监控需求,进一步细化项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做好能源统计与分析。
(四)按要求开展节能验收。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前,应按规定组织对项目节能报告中的生产工艺、用能设备、节能技术采用情况以及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并编制节能验收报告。分期建设、投入生产使用的项目,应分期进行节能验收。节能验收报告应在发展改革部门存档备查,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落实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要求。按照《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8年第15号)要求,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并按规定接受节能主管部门的监管。
六、市级节能主管部门将对项目节能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适时组织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到位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能效水平等发生重大变动,或年实际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节能审查批复水平10%及以上时,建设单位应向原节能审查机关提交变更申请。
八、本审查意见不对项目用能节能以外事项进行审查,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作为履行其他审查手续的依据或前置条件。
九、本审查意见自印发之日起2年内有效,项目逾期未开工建设或建成时间超过节能报告中预计建成时间2年以上,应重新进行节能审查。
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1号)施行后,从其规定。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