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模式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提案公开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417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6-02

肖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双碳”目标下实现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417号)收悉。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市科技局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近年来,全市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育发展清洁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着力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编制完成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印发《重庆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联合四川省印发实施《推动川渝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协同行动方案》。引育了重庆海装风电等一批风电、光伏装备生产企业,厦门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落地,配套引进展金汇能、天齐锂业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建成投运玉泉光储充检换电一体综合能源站、庆兰实业光储能源站等新型储能项目。积极稳妥推动能源生产向清洁、低碳转型,截至2023年2月底,全市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830万千瓦,全市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装机达1273万千瓦、占比45%。

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明确发展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十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卫星互联网、氢能与储能等五大先导性产业。抢抓新能源汽车转型赛道,出台《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近两年连续保持高位增长,已集聚16家新能源整车企业。支持软件、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出台《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重庆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多项政策。重庆国际生物城入驻生物医药企业超200家,近3年工业投资和产值增幅均超20%。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8.9%,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是着力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创新。近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2亿元,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材料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领域,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高集成度电驱动系统、锂离子电池智能传感与预警、高效低排新能源动力总成等关键技术100余项,开发了新能源汽车高性能轻量化车体、高效节能双电机混合动力总成、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紧凑型大功率风电齿轮箱等核心装备产品70余项,搭建了重庆市绿色智能环保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轻量化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有力支撑了我市绿色低碳产业创新。

下阶段,我们将加快推动市内能源结构优化,继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开展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建设,努力争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组织实施市级新能源、先进材料、生态环保等重点专项,支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核心装备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强化能源支撑、产业引领、科技赋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二、关于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近年来,全市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是强化产业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召开全市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会议,印发实施我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强化绿色供给支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重点工作。

二是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重点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2022年创建市级绿色工厂78家、绿色园区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9家、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绿色供应链3条、绿色设计产品12个、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家。充分发挥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2022年统筹安排重点专项资金282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绿色化改造,支持共计37个项目。项目实施后,预计实现年节能5.858万吨标煤,节水7万吨,综合利用固废1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07.37吨,减排氮氧化物657.9吨,减排烟尘32.21吨。

三是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印发实施《重庆市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冶金、建材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企业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石化化工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企业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指导企业编制节能降碳技改方案,形成“1+2+N”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节能、清洁化诊断帮扶,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电镀、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制等行业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改造。用好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碳减排工具等支持政策,推动4个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获国家专项资金1.5亿元,推荐符合条件的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利率贷款。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评估帮扶工作,加快创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落实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奖励,持续支持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工业固废利用)技术改造、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进一步探索市级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创建、打造市级绿色低碳服务示范试点。

三、关于碳排放核查体系建设

近年来,全市高度重视碳排放相关工作,推动碳市场制度修订,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常态化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强化碳市场信息化建设,碳排放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碳排放数据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完善碳市场制度体系。修订后的《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23年2月由市政府印发。《重庆市碳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和《重庆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主要配套文件已完成修订并印发。建成碳排放报告与核查系统、碳排放注册登记系统、碳排放交易系统三大信息平台,支撑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顺利运行。

二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立复核制度,组织技术支撑单位对碳排放核查机构的核查结果进行复核,提高核查质量。加强核查机构管理,正在制定《重庆市碳排放核查机构管理细则》,建立考评制度,并公开考评结果。

三是建立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常态化推进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截至2022年底,已按照《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编制完成12个年度的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同时,制定《重庆市区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已组织各区县开展2019—2021三个年度区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

下一阶段,我们将加快制定《重庆市碳排放核查机构管理细则》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此复函已经我委左永祥主任审签。请拨冗填写回执并将您的宝贵意见建议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29日        

联 系 人:周妮

联系电话:67575786

邮政编码:4011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918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