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模式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提案公开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9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3-05-19

夏守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我市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790号)收悉。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促进消费工作,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引领,以提振消费稳定经济增长为目标,以品质提升、数字赋能等“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为抓手,大力推动消费扩容提质,通过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近五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4%,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市社零总额增长4.7%,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向好。

一、促进消费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重庆着力稳就业、促增收、强保障,不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保障民生必须要优先保障就业。我们聚焦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先后出台“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56条”“促进工业稳定增长39条”等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扩大援企稳岗各项政策受益面。2022年,全市助企纾困政策累计惠及市场主体658万户(次)、为企业减负超1500亿元。聚焦重点群体,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等就业质量监测,分类开展精准帮扶;聚焦创业带动,以“渝创渝新”品牌为引领,以创业联盟为抓手,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2022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0.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8%。二是着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金对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促进农民增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积极探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举措。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66元,同比增长5.5%、高出经济增速2.9个百分点。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帮扶机制,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实现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市级财政今年投入1743万余元,推动各级为养老服务机构发放一次性建设补贴2亿多元、运营补贴2400多万元,减免租金、税费等2470余万元,助力推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教育强国工程实施,办好义务教育,积极争取资金支持14个原国家级贫困区县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构建全方位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医疗领域改革,健全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和救助制度,增强大病保险减负功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和均衡发展,成功争取4家医院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

(二)强化政策协同,着力稳住大众消费。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促进消费恢复发展19条、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3条、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30条、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等系列促消费政策,研究制定了36项“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政策文件,发布了181条《稳经济政策包》并动态更新,持续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提振消费信心。一是充分挖掘新兴消费。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智慧解放碑”“云上观音桥”“智慧南滨路”等新模式,解放碑—朝天门商圈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智慧商圈;丰富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引导直播带货规范发展。二是着力稳住大众消费。在全市商务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支持大型家电、超市、百货、住宿餐饮企业以发放消费券、补贴、打折等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促销活动;大力开展汽车促销活动,对部分促销效果好的汽车经销企业、入统家电企业进行正向奖励,对特困行业企业实行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三是深入推进促消费联动。合作开展成渝双城消费节,支持川渝两地合作开发跨区域的文化和旅游年票、联票,提速提质巴蜀文旅走廊建设;深入实施消费帮扶,推动消费下沉到乡镇农村,帮助欠发达地区特优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

(三)增加消费供给,提升消费品质。瞄准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加快积聚优质市场主体、国际知名消费品牌。一是加快集聚“世界名品”。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免税经济,举办 2022福布斯中国城市消费发展高峰论坛,吸引国际中高端消费品牌、跨国企业区域中心落户重庆。2022年,“老佛爷”等国际知名商业运营商落户重庆,持续引进各级各类首店超300个。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国际知名品牌700余个。二是大力培育“渝货精品”。积极发展根植重庆、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民族品牌,不断提升“重庆味道”“重庆工艺”“重庆制造”的吸引力。鼓励江小白、周君记、辣来主义、登康口腔等重点民生消费类企业,围绕果酒、速食小面、口腔护理等推出新系列产品,大力培育预制菜产业,推动开设美妆集合店;推动长安深蓝SL03、赛力斯问界M7等10款新车型上市。截至目前,累计培育中华老字号19个、重庆老字号291个。三是着力提升“产品品质”。以实施技术改造为抓手,消费品、汽车领域新创建数字化车间267个,智能工厂43个,市级绿色工厂23家,制定麻辣火锅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级划分等,常态化开展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培训。

(四)提质消费载体,创新消费场景。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消费场景。一是聚力打造国际消费核心区。统筹“两江四岸”整体提升、中央商务区提档升级、寸滩国际新城高标准建设、解放碑—朝天门和观音桥世界知名商圈对标创建,着力打造国际消费核心承载区。解放碑步行街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典型经验,培育市级改造提升试点步行街10条,试点建设智慧商圈10个。二是错位发展巴渝消费特色。丰富长嘉汇购物公园、光环购物公园、金沙天街、两江国际商务中心等“网红”新地标、新场景消费业态,消费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提升磁器口、洪崖洞、弹子石老街等街区,塑造独特巴渝文化特色的消费场景。发展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江岸经济”“云端经济”,推出来福士“横天摩天轮”等“城市之巅”多元化消费地标。三是更新提质山城记忆老街区。延续街区和老旧厂房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脉络,精雕细琢,塑造富有山城记忆和巴渝特色的“后街支巷”特色消费场景。相继建成山城巷、戴家巷、十八梯、九龙意库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增添“巴渝新消费”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美誉度。

(五)精雕消费品牌,做优消费特色。厚植重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美景等特色元素,加快商文旅体消费扩容提质、深度融合。一是做靓“不夜重庆”品牌。加快“大九街”等夜市街区整合发展,升级渝中洪崖洞、南山壹华里、江北鎏嘉码头等网红夜间经济消费地标,培育夜间经济示范创建集聚区16个,举办2022夜间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开展200余场主题配套活动,建设“重庆味、国际范”不夜之城,重庆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二是打响“美食之都”品牌。壮大“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特色美食产业链,进一步增强“重庆味道”国际影响力。重庆6家火锅企业进入全国火锅企业前20、数量居全国之首。“重庆火锅”遍布全国,并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开店。三是创优“山水旅游”品牌。凭借独特人文自然资源,打造多层立体的魔幻都市和山清水秀的自然旅游品牌。今年“五一”假期,全市过夜游客累计接待人数同比增长69.5%,恢复到2019年的108.3%。

(六)浓厚消费氛围,增强市民消费信心。以“爱尚重庆·渝悦消费”为主题,统筹实施跨越全年、联动全域、融合全行业的系列主题促销活动,打造独具巴渝特色、彰显中国元素、引领时尚潮流的“爱尚重庆”活动品牌,激发市场活力。一是打造品牌活动,引领消费时尚。协同联动商务、文旅、体育等部门,挖掘重庆山水、人文、美景、美食等特色消费资源,统筹举办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火锅美食文化惠民消费节、成渝双城消费节暨2023“爱尚重庆”迎新消费季等主题活动,举办“潮起两江·奔涌四海——重庆家居三十年”、重庆优秀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线上展等活动,释放消费潜力,激发消费活力。二是坚持以节兴市,营造浓厚氛围。充分把握重庆四季消费特点和热点,打通商文旅、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发动全域,分波次组织“爱尚重庆”渝悦迎新、赏春、仲夏、嗨购四大主题消费季活动,依序开展“爱尚重庆·美好生活节”“爱尚重庆·乐享五一”“6.18 电商节”等上千场促销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季季都精彩,着力提振市民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回暖。三是商文旅体联动,提升活动效果。立足区域性消费特色和市场特点,联动文旅、经信、体育等部门,开展四季文旅惠民消费、“巴山蜀水·运动川渝”、重庆国潮咖啡文化节、汉丰湖电音节、中国武陵文旅峰会等200余场特色促销活动,营造了全民乐享消费、惠享消费的浓厚氛围,促进市场回暖和消费回补。

二、下一步促消费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吸纳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围绕强化政策合力、提质消费供给、提升消费载体、浓厚消费氛围、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着力扩大消费,促进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政策合力。推动“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政策文件落地落实,动态更新《稳经济政策包》,加强对前期出台的助企纾困、促消费政策跟踪问效和评估分析,对市场呼声大、执行效果好的政策延续执行。市级商务资金中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分阶段、分步骤接续推出今年汽车经销企业促销、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家电企业“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消费券发放政策奖补等系列支持政策,着力稳定和扩大消费复苏态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聚焦年度就业目标,持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继续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持续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培训,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用好“渝创渝新”“就在山城”创业就业品牌,提质就业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居民增收,推动出台我市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落实好低保扩围政策,加大对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力度,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二)进一步提质消费供给。围绕实现“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品牌经济,积极招引开设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品牌首店、旗舰店、连锁店,集聚全球优质消费供给,年度引进各级各类品牌首店300家以上。做优做强渝货精品,加强老字号传承振兴,推动长安阿维塔、金康赛力斯等“重庆造”中高端品牌,重庆漆器、荣昌夏布等“非遗精品”,涪陵榨菜、永川秀芽等“渝货精品”向“重庆优品”“世界名品”“产业精品”转变,提高重庆品牌国际知名度。积极发展蕴含巴渝文化、展现工匠精神、承载山城记忆的小店经济,打造“小而美”网红品牌。发挥重庆独特优势,做优做靓“不夜重庆”“火锅之都”等特色消费品牌,增强“巴渝新消费”集聚吸附力。联合抖音、小红书等流量媒体,开展时尚潮购、山城休闲、不夜生活、巴渝美食、脉动畅游等消费新场景评选活动,引导发展“消费+人文”“消费+服务”“消费+智能”新业态,增强消费市场活力和魅力。丰富智能零售、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消费新业态,发展租赁经济、共享经济、团购经济等消费新模式,培育避暑、冰雪、近郊游等消费热点,不断增强新型消费带动力。

(三)进一步提升消费载体。坚持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统筹推进购物、美食、会展、旅游、文化五大名城建设,提升重庆消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强特色商圈,以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智慧商圈示范创建、绿色商场达标创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创新试点为抓手,推进商圈提档升级,打造一批精品聚集、服务优质、环境舒适的标志性商圈。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寸滩国际新城两大国际消费“极核”,精心打造解放碑—朝天门等世界知名商圈和三峡广场、南坪以及区县城市核心商圈。组织开展第二批国际消费中心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试点示范创建。做优特色街区。立足特色文化、山水资源、优势产业,推进各区县改造升级特色商业街区、历史文化街镇,打造特色都市消费名片。提档升级磁器口、鹅岭贰厂、金刚碑等特色商业街区,构建国际消费新空间。优化城乡便民商业设施。打造新零售、新美食、新夜景、新文旅等消费新场景,积极开展夜间经济发展示范、美食街区试点、文旅消费试点创建工作,培养“逛街族”“旅游族”“吃货族”等特定消费群体,适应居民分层次、多样性消费需求。今年,围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市级将重点推进8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360亿元,其中19个预计将建成投用、总投资超过300亿元,13个商业项目将开业、预计新增商业体量115万平方米。

(四)进一步浓厚消费氛围。统筹实施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按照2023“爱尚重庆”消费季活动安排,把握重庆消费市场热点,按照“4+M+N”模式,接续举办2023年“迎新”“赏春”“仲夏”“嗨购”四季消费促进活动,组织举办第二届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2023 不夜重庆生活节、第二届成渝双城消费节、火锅美食文化节等市级重点节庆活动,联动区县举办N场配套促销活动,做靓“爱尚重庆·渝悦消费”特色名片。指导各区县、各行业、各重点企业把握“五一”、端午、国庆等节日消费热点,打通线上线下各个环节,针对青少年、妇女、儿童、老人等特定群体开展特色消费促进活动,促进供需适配,充分释放假日经济、会展经济、赛事经济、儿童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周末周边游经济潜力,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都精彩、优惠享不停。针对汽车、家电领域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引导重点企业持续开展汽车惠民、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家具惠民促销等活动,鼓励行业协会、市场主体联动金融机构配套更多促销资金,拿出更多优惠举措,挖掘重点行业消费潜力。

(五)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围绕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消费意愿,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玩得开心。加强市场监督,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针对质量问题集中和群众关注的重点服务领域,加强服务质量监测。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和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无理由退货、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消费后评价制度,推广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责任制和赔偿先付制度,开展 “放心消费商店”“放心消费企业”“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此答复函已经左永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16日        

联 系 人:郭佳永健

联系电话:67575611

    邮政编码:4011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918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