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0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代表团: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建设渝东南以石柱为代表的全国生态康养胜地的建议》(第1000号)收悉。经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城镇化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涵盖运动、健身、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需求愈发旺盛,康养产业成为发展潜力巨大和市场前景良好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重庆是人口老龄化现象发生较早、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早在1994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七普”数据显示,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二。2022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88.16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到18.3%,属于深度老龄化社会。面对当前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日益凸显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发展康养服务产业意义重大。
渝东南地处武陵山脉,区域内生态良好、民俗风情浓厚、历史文化厚重,具有打造康养胜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石柱县地处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草场、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富集,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地”等称号,连续六年高质量举办中国重庆(石柱)康养大会,康养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持续发力,不断加大协调配合力度,从规划政策、融合发展、产业环境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康养产业发展路径,全力支持渝东南地区做强、做大康养产业。
一是坚持规划政策引领,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发展康养产业,将丰富拓展生态康养新业态,创新发展温泉康养、养生养老等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四季皆宜的国际知名康养胜地,将黔江三塘盖、石柱冷水等列为特色康养基地重点项目。《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依托渝东南武陵山区森林、江河湖库及气候资源,大力提升以夏季避暑为主的候鸟式养老、休闲养老、疗养型养老等养老旅游产品等。市级有关部门对照自身职能职责,密集出台《重庆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各类康养产业优先发展领域、实现路径和部门职责,构建全方位发展体制机制,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政策支撑。
二是探索培育新业态,推进“康养+”融合发展。立足渝东南地区生态、气候、中医药等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游+中医药+医疗”等新业态,在石柱、武隆等区县重点打造一批康养品牌。支持渝东南地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4个、4A级旅游景区27个,持续推进石柱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支持石柱大力发展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重点围绕产、加、销、研环节完善产业链条,在既有产品研发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黄连精深加工研究及副产物开发利用。深化以医养康养结合为重点的“银发创新”,把医疗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康养产业发展优势。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医疗机构达71个,三级中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超过66%。全市4家机构入选医养结合机构全国100强榜单,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医护康养教一体化模式”等9个案例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
三是壮大市场主体,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康养产业标杆企业,突出主体牵动和品牌促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有效整合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吸引国内先进的医疗康养机构落户,成功引进中铁、泰康、远洋集团等9家国内行业大型养老企业和百龄帮、合展、宏善等13家本土连锁化企业,培育5家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集聚、技术支撑、人才培养等重要作用,重点在康养产业领域布局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7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5家。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全市建成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205家、街道342条、基地86个。连续成功举办十六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历届展会共吸引17个国家、34个省市、6000余家单位来渝参展参会,展览总面积突破35万平方米。
渝东南地区拥有优越的生态资源和底蕴深厚的养生文化,发展康养产业具有较好潜力。你们提出的推动建设渝东南以石柱为代表的全国生态康养胜地的建议,对我市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康养产业等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结合你们所提建议,支持以石柱为代表的渝东南地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康养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打造具进有重庆特色的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一是完善规划政策支持体系。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康养医养相关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开展监测评估,督促市级有关部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持续构建全方位康养服务体系,推动完善康养产业政策支持、统计监测、行业规范等标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规范、行业自律的良好发展氛围。充分研究借鉴国内康养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典型经验,结合重庆实际优化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二是着力构建康养全产业链条。依托重庆山水生态资源、立体气候资源、温泉资源,创新“文旅康养+”模式。顺应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聚焦发展趋势特点,重点谋划“医、药、养、健、管”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思路,深耕医疗卫生、医药制造、养生养老、健身康体、健康管理等五大领域,推动康养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完善“健康+”产业体系,促进健康与文旅、养老、体育、食品等深度融合,拓展康养服务应用场景,延伸产业链,扩大生态圈,加快康养产业跨界联动、融合发展。
三是持续激发康养市场活力。对标国内外康养知名项目,加大引进培育力度,瞄准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等环节,鼓励龙头企业做大规模效应,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围绕生物医药、养生养老、健身康体等重点行业领域,培育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推动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推动康养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集合发展。支持渝东南等有条件的地区打造旅居康养目的地,着力发展长寿养生、康复疗养等特色康养产业。开发本土创新产品和新型模式,培育形成康养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优势。
此答复函已经我委左永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4月28日
联 系 人:赵崚竹
联系电话:67575244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