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3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秦志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第0537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坚持将大数据智能化作为战略选择,2018年出台《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渝委发〔2018〕13号)。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出台《关于印发<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高技〔2019〕1616号),支持重庆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省市。2020年5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精心指导、大力支持下,重庆市高标准、快节奏编制《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在全国6个试验区率先获批、率先启动实施。2020年,我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6487亿元,同比增长18.3%,在GDP中占比超25%,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增长的新动能。
一、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全市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
2020年6月,我市出台《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渝府发〔2020〕13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从制度优化、政策供给等多维度,统筹规划全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出要围绕数据要素、人才、体制机制、金融、法规、科技创新等内容优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环境。同时,《工作方案》结合重庆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场景优势、文化优势等特点,制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重点方向和发展路径,并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试验任务。此外,《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各区县数字经济发展禀赋,坚持以“核心引领、特色示范、‘一区两群’联动”为原则,构建“一体、两翼、多点”的总体布局,协调各区县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充分彰显重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特色。为加强统筹协调,我市专门成立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重庆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各项工作,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二、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先手棋”,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出台《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渝府发〔2020〕18号),将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进行系统化部署,同步建成全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动态储备库,对全市新基建重大项目按季度进行跟进、调度,全力推动新基建建设。
截止2020年,全年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9万个,实现全市所有区县城市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5G建设站稳全国第一梯队。数据中心规模西部领先,中新互联互通超算中心,两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运营支撑能力超30万台,上架率达65%,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已服务西部六省市,接入二级节点16个,标识注册量超1亿,解析量7000余万次。新型智慧城市智能中枢加快建设,建成投用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水利、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进一步加快,建成全球C-V2X车路协同智慧高速中规模最大、场景最复杂、可用性最高的开通高速公路,河库感知网络实现全面覆盖。
三、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
《工作方案》立足现有“芯屏器核网”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全国数字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此外,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兴产业。2020年,我市智能产业保持12.8%高速增长,初步形成“品牌+整机+配套”“生产+检测+供应链服务”的智能终端产业体系,信创产业加速集聚,华为、中科方德等企业纷纷在重庆落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数字文创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创建4个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承载载体面积逾30万方,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0亿元左右。数字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全市集聚电商(网商)近66万家,打造阿里巴巴九龙坡直播基地、天下大足直播基地等直播基地10余个,推动全市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2.5%。
四、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活力
全市智能制造深入推进,截至2020年,建设426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实施2265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70.2%,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6.9%。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集聚发展,全市集聚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197家和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累计服务企业“上云”7.1万户。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的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有8家落户重庆。数字技术与建筑业融合加速,推动BIM技术在近1000个项目中的应用,建成市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6个。完成建筑业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形成建筑业大数据、房地产大数据和城市基础设施大数据等数据资产约28亿条。全市已建成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个,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等创新技术成果逐步投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业数字化进程加速,考拉海购、阿里巴巴菜鸟等电商头部企业落户重庆,南坪、观音桥、三峡广场、北碚缙云等多商圈建成智慧商圈移动终端APP、重庆智慧商圈网等平台,实现商圈金融、智能停车等功能。
五、激发数字经济红利,构建均等化智能公共服务体系
《工作方案》充分挖掘我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的特色和优势,强化用好“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突出数字技术对城乡融合催化作用,全面提升政务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生态宜居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解决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公共服务不充分问题,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超大型山水智慧城市,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此外,《行动方案》在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中强化公共服务智能化建设等内容,提出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领域打造一批智能化应用场景。
当前,我市公共服务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民生服务扩面,“渝教云”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日益丰富,市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3.1亿人次,建成智慧医院44家,重庆12320和医事通服务平台预约挂号量位居西南第一,打造智慧小区191个、智能物业小区545个,重庆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超100TB,“巴渝文化云”覆盖超600万户家庭。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提速,“渝康码”申码量2371万次,“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突破2000万,全年办件量超过7000万件,重庆公安民生警务平台累计办事查询等500万次。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全市新增基于GIS系统的单元网格1.35万个,数字城管覆盖面积达到1425.35平方公里。
六、探索行业统计体系,建立健全一体推进和智能监测调度机制
《工作方案》提出要围绕数字经济内涵及外延,先行探索制定数字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体系,深入开展数字经济统计体系试验,率先建立健全有效反映数字经济发展全貌和动态变化的评估体系。同时,《工作方案》提出要构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运行监测调度平台,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规模体量、产业发展、带动效应、就业和产业结构影响、质量效益、创新发展成效等,开展关键指标监测、趋势研判、风险预警、智能决策和运行调度。目前,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起“12+1”数字产业统计体系,获国家统计局高度认可,我委正积极会同市统计局,围绕数字经济内涵外延持续开展研究监测,及时准确反应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动态情况和实际成效。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运行监测调度平台正紧锣密鼓推进项目设计工作,在财政资金安排前提下,将加速启动平台建设,加速提升数字经济监测、预警分析的质量和水平。
下一步,我委将加快编制《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全市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并强化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政府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深化“一区两群”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此答复函已经我委董建国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的意见,请您及时通过填写回执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4月20日
联 系 人:罗森
联系电话:67575798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