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22号建议的复函
蓝庆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璧山设立产教融合示范区(重庆大学城西区)的建议》(第1122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国资委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深化产教融合对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人才的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发展,进一步对接市场,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更大规模地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时期,在璧山区设立产教融合示范区(重庆大学城西区),是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生动实践,是重庆科学城建设的功能拓展和有机延伸,将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二、不断持续深入推进全市产教融合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中央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以产教融合为重要举措,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统筹协调机制。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推动全市产教融合工作。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市级相关部门加强协同联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级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企业的教育管理、师资培养等产教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指导、考核、评估。建立健全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绩效考核、表彰激励、资源配置、投入引导的重要依据。产教融合推进情况纳入职业学校、高等院校质量年度报告,纳入我市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二是不断完善产教融合规划布局。将产教融合纳入《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推动职业教育与城市融合发展。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域集中,主城区都市圈职业院校占比提升至73%。为推动成渝地区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今年3月,我市会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请示,恳请支持成渝地区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区,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教育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是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3年来,撤销保险、文秘等专业96个点,新增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等专业376个点,全市中、高职专业设置与支柱产业匹配度达到86.7%、86.4%。扎实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大双基地、职教园区、示范职教集团建设,推动职业院校与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新型二级学院,200余所职业院校与5000多家企业密切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协同余人、合作就业。全市建设区域性和行业性职教集团42个、职教园区16个,举办企业冠名班200余个。出台《重庆市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
四是加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及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十三五”以来,累计支持全市27所中职、2所高职和2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总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总投资14.3亿元。做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渝东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公共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逐步形成“1+5+N”公共实训体系。全市建设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3个,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集训基地13个、市级集训基地23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9个。
五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大力支持“双千双师”和“学徒制”扶持计划,加大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与优质企业优秀技师选派交流,着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允许高校在引进特殊人才时申请使用周转编制,支持职业院校自主聘请兼职教师、自主确定兼职报酬。全市应用型高校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累计达到1835人,每年交流职业院校教师、企业技术技能人才400名以上。
三、璧山区具备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的良好条件
产教融合型城市是新时代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最新战略举措,是教育和产业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璧山区具有较好的区位、产业、教育等发展优势,具备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的良好条件。
一是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璧山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紧邻重庆大学城和科学城,是主城“向西”第一站,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近期,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编制并获批的《重庆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对联系璧山区与科学城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隧道等进行了规划布局,将进一步促进璧山与重庆大学城的融合发展。
二是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璧山区工业基础好,产业配套能力强,现有工业企业有34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6家,涵盖25个工业大类,可以为各类职业院校提供可靠的实习、实训及毕业生就业保障。近年来,璧山区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工业产业增长迅速,先后吸引了康佳半导体光电研究院等20余家创新机构入驻,需要依托学校的科研资源,加大创新发展力度。
三是具有较好的职业教育基础。璧山区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院校,具有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教育资源。其中,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已与2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璧山区依托该校搭建产教融合智库平台——璧山发展研究院,已正式投入运营。重庆护理职业学院是重医附一院直属院校,实现了实习体系与医院培训体系无缝链接。
四、大力支持璧山区产教融合建设试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城市建设,吴存荣常务副市长对《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做好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的申报工作。您提出的“依托重庆大学城在璧山产教融合示范区(重庆大学城西区),大力提升大学城在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建议,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号召的积极响应,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务实之举。您的建议非常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我们完全赞同和支持。为推动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申报。积极指导璧山区围绕国家战略,结合自身优势和功能特色,加强政策储备,编制实施方案,待条件成熟后积极向国家争取试点,并优先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
二是完善产教融合示范区布局。结合正在编制的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将璧山纳入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规划,推动璧山区与科学城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的融合衔接,实现相互间“交融式发展”,构建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依托的“科研+中试+转化+应用”良性运转模式,有效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三是支持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支持重庆中医药学院落户产教融合示范区,在土地划拨、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璧山依托产教融合示范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院校专业设置,并在产教融合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具体支持。
此复函已经董建国主任审签,衷心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4月20日
邮政编码:400015
联系电话:67575851
联 系 人: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