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建议公开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16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 2020-11-26
字体:

赵远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成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建议》(第1016号)收悉。成渝毗邻地区,是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对贯彻落实党中央赋予川渝两地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我委正在加快研究起草推动成渝毗邻地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您所提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经我委与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市域内区域发展定位

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的建议,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在川、陕、鄂毗邻区域的定位,认真处理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关系。坚持把“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重庆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一是着力提升重庆主城都市区。强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核心带动功能,加快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二是做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强化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上的示范作用,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万开云”板块加快建成三峡城市核心区、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打造奉节—巫溪—巫山—城口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支持丰都、忠县做强做优特色绿色产业,着力建设长江三峡绿色经济走廊。三是着力发展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强化在筑牢生态屏障、促进文旅融合、联动周边发展上的先行先试作用,建设乌江、沅江生态廊道和武陵山、大娄山生态屏障区,着力打造“武隆—彭水—黔江—酉阳”乌江画廊旅游精品,加快“石柱—黔江—酉阳—秀山”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带建设。

二、关于成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

目前,两省市发展改革委正在联手开展毗邻地区合作研究,将按照一体化发展理念,科学有序引导有关地区突出特色优势、集聚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4月30日,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初步就万州区、开州区与达州市创建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梁平区、垫江县与达州市达川区、开江县、大竹县和广安市邻水县推动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平台达成共识。双方将积极争取合作平台建设方案由两省市政府联合批复,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指导推动实施。同时,鼓励川渝两地积极谋划新的平台和载体。

三、关于成渝毗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快补齐成渝毗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多向出渝出川大通道建设,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一是加强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衔接,借助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切实推进毗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铁路对外通道建设,积极推动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尽快开工建设。三是完善毗邻地区公路网络,推进开城高速、巫云开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完成万达直线高速、开梁高速等项目可研编制。推动普通国省道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全面提升普通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关于成渝毗邻地区产业协同发展

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成渝毗邻地区各种政策、资源等比较优势,推动毗邻地区产业协同发展。一是整合区域内和跨区域的投融资、招商引资、技术创新、人才、信用联盟等资源,推动产业政策协同配合、良性互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二是统筹产业规划对接,坚持“一张清单管两地”,共同争取国家重点产业项目、重大产业创新平台、重点产业基地布局和产业转移要素指标等重大政策支持。三是开展多层次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产业园区。四是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增链补链,实现要素资源集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升毗邻地区整体竞争力。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此复函已经董建国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5月8日   

     

邮政编码:401121

联系电话:67575864

联 系 人:殷启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