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892号建议的复函
夏守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892号)收悉。经与市金融监管局、市高法院、市工商联、重庆市税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着力优化服务,强化政策落地,破解发展瓶颈,激发企业活力,推进了民营经济质量和效率上台阶。
一、关于优化政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
充分发挥市、区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完善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机制,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持续开展非公经济人士接待日活动,共举办非公经济人士接待日50期。2019年市政府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共答复各类咨询1200多次,调查处理投诉案件25个,开展普法讲座4场,受理登记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32例,收集市级涉企政策86个,解读政策35个,在维权投诉平台发布相关政策信息256条。市工商联制定了《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办理制度》,对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按照分级分类原则,交各部门、各区县办理并限时回复,其中重点难点的问题提请市政府协调解决。二是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的机制性、规范性要求,健全完善涉企政策全流程评估调整程序和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下一步,我们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进一步落实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努力打造“亲”“清”政商环境。
二、关于优化法治环境护航企业经营
对标世界银行对全球营商环境的评价标准,立足司法职能,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机制,推行创新举措。一是健全司法保护工作机制。市高法院出台《关于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构建“1+X”民营经济司法体系,突出对民营经济的依法平等保护。建立典型案例示范引领机制,已发布了4批40件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典型案例、1批6件涉自贸试验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建立三级法院与各级工商联常态化联络机制和工商联反映案件情况的规范办理机制。建立司法保护白皮书和法律风险提示书机制,在全国首发民营企业法律风险提示书,得到中央政法委微信公众号长安剑的深度报道。建立商事纠纷案件诉调对接等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和互联网时代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二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开展涉政府产权纠纷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形成工作台账分类解决,切实解决一批涉及与政府纠纷的产权案件,加强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开展区县城市信用监测,将政府履约情况纳入监测指标,倒逼区县政府带头讲诚信、守契约。三是加强司法保障力度。通过推进网上无纸化立案、落实自动随机分案、规范民商事案件延期开庭、搭建商事审判信息公开平台、实施网上电子支付等方式,提升商事纠纷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成立重庆破产审判法庭,压缩破产审理时间、降低企业破产成本,截至2020年2月底,受理破产案件65件,审结审查案件17件、清算案件1件。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全面、平等、依法保护原则,以优质司法服务回应广大民营企业家法治诉求,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提升司法保护水平,努力营造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关于强化政策执行精准对接企业
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不断提高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全市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理办事要件和服务指南中的兜底性条款,形成标准统一、口径规范、内容完整的目录清单,做到“一看明白、一次告知”。构建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实现全覆盖,累计办理事项7200万件。建设“政策直通车”,打造政策“一站式”发布平台,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服务。二是加大民营企业服务力度。优化“渝快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推进947项高频事项“掌上可办”。推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建设,让“群众满意不满意”由软指标变为硬落实,真正让企业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受益者。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等市级部门组织开展服务区县、服务园区、服务企业的“三服务”专项行动,扎实走访服务民营企业,重点推进发展难题化解行动、助推项目建设行动、联动招商引资行动、政策宣讲进区县行动等。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制定《“支持企业40条”政策操作细则》,将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相关政策梳理编制成“干货”小册子,选派业务精、素质高的政策专员,开展政策宣讲辅导“春风计划”,确保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四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持续完善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和实绩考核体系,开展2019年区县(自治县)民营经济发展考核,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趋势和问题分析研究通报。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不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优化升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网上可办”转向“全程通办”,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
四、关于优化融资环境服务企业融资
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强化政策措施、完善配套机制,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具体措施》15条,压实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责任。出台《关于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引导小额贷款公司降低贷款利率的通知》等文件,强化行业监管,多角度多领域支持企业发展。二是不断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渝快融”平台上线,已与22家金融机构开展试点合作,联合向所有重庆市民营企业提供服务。截至2019年底,累计注册企业21.3万家,服务融资金额180亿元,平台数据调用量440万条。打造全市小微企业票据贴现中心,小微企业票据贴现增长40.9%,较年初新增84.1亿元,同比多增24.8亿元。三是推动产品创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动产品创新力度,切实为民营、小微企业创新了一批免抵押担保、审批简便的产品服务,如,建行市分行“小微快贷”、工行市分行的“税e贷”“发票贷”、重庆银行的“好企贷”等。四是致力打造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各银行积极对接政府转贷应急基金,2019年为企业办理转贷申请6800余笔,转贷金额450余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3.9亿元。率先在全国启动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为2200余家企业成功授信26亿元。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发放2437家,金额38.37亿元。创新搭建渝企金服平台,企业数达1.5万家,上线融资产品近50项,入驻融资服务机构27家,发布企业融资需求3600项,累计帮助企业融资1000余亿元。五是优化实施担保融资。全年1000余户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享受到2%以下的低担保费率贷款超37亿元、累计余额达1200亿元;1500余户企业享受“助保贷”流动资金贷款55.6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渝快融”,建立民营、小微企业主体数据库,整合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涉企业信息,加快实现与金融机构共享共用。针对民营企业“短、小、频、急”信贷需求特点,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支持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公共信息为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及服务。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我委董建国主任审签。请拨冗填写回执并将您的宝贵意见建议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4月23日
邮政编码:401121
联系电话:67575017 15223640738
联 系 人:袁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