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882号建议的复函
胡晓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服务民营企业作风建设的建议》(第0882号)收悉。经与市工商联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8年7月,全市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号召全市上下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我市陆续出台《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可以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始终关心企业家健康成长,全力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但正如您的建议中指出,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对民营企业发展“不担当、不上心”,行政执法“重管理、轻服务”,多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倍感艰难,亟需政府各部门加大服务力度和深度,可参照江北区“三送两办一访”工作模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为此,我们积极对接江北区有关部门,深入了解“三送两办一访”有关情况,并与市级服务民营企业相关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全力改进完善市级工作机制。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将参照“三送两办一访”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质量,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一是在行政审批上下功夫。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为契机,学习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一窗受理”等要求,不断压减办理时限,减少办事流程,优化行政审批服务。
二是在公共服务上下功夫。针对企业具体问题要重视抓个性、找共性、提措施、抓落实,扩大服务维度;重视协调解决企业高技术人才及其家属就医、入学(园)等具体性问题,帮助人才在重庆安居乐业。
三是在桥梁搭建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常态化建立“银企”对接机制,定期摸底收集企业资金需求,尽最大努力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搭建“企企”交流桥梁,强化企业间业务合作,推动重庆企业“抱团”发展。
四是在企业复工复产上下功夫。结合全市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要求,完善市、区县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为企业送思想、送政策、送服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点对点跟踪协调服务,实行一般性问题现场办、复杂问题限时办。充分发挥疫情防控服务指导组作用,派驻精干力量,精准指导、上门服务,推进企业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五是在政策宣传上下功夫。深化政策宣讲辅导“春风计划”,持续开展送政策进园区活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坚持以典型案例为宣讲重点,生动讲解各项政策的申报对象、流程等,提升企业实操性。注重发挥基层一线政策专员作用,提升精准服务企业水平。同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方案》,在制定涉企政策时,充分征求企业意见建议,利用政府网、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及时将涉企政策信息向社会公布。
六是在政策兑现上下功夫。落实《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强化惠企政策跟踪问效,定期会商调度政策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政策执行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对操作可行、符合条件的,坚持“急办快办”,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对落实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采取通报整改、专项督导等方式推动整改。严格履行招商引资协议各项条款,及时兑现招商引资项目产业扶持资金,增加企业扎根重庆“归属感”,及时兑现政策性产业扶持资金,增强现存企业“获得感”,及时兑现人才奖励扶持资金,增强人才“荣誉感”。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此函已经我委董建国主任审签。请拨冗填写回执并将您的宝贵意见建议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4月17日
邮政编码:401121
联系电话:67575022,13251366771
联 系 人:张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