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种植业农产品比较效益及价格调控政策建议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平坝分别占幅员面积的76%、22%、2%,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市情特点。农业种植业发展存在规模化程度不高、种植结构不合理、传统种植业农产品效益较低等问题。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庆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稳定粮油生产,重点发展蔬菜、柑橘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蚕桑、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的措施和要求。为此,我们从种植业农产品比较效益情况调查分析,探究我市种植品种效益最大化及其价格调控政策的相关措施和办法,以期对我市农业生产发展有一定助推和参考。
二、重庆市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
据统计,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343.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26.19万人,非农业人口1317.25万人,农业从业人员586.9万人①,占全市农业人口的29.97%②。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年轻人就业趋向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体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偏老。
(二)种植业农产品生产条件及主要品种
重庆市辖区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仅占2%。全市有栽培植物560多种,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四大类,尤以水稻居首。除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外,还有花生、油桐、乌桕、茶叶、蚕桑、黄红麻、烤烟、柑桔等名优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黔江区被誉为“烤烟之乡”;涪陵区是全国著名的“榨菜之乡”;奉节县被誉为“柑橘之乡”③。
(三)种植业农产品产量、产值及播种情况
1.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情况
2008年至2012年,重庆市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逐年增加。2012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47.77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25.96万公顷,比2008年增加了4.42万公顷,增幅为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27.10万公顷,比2008年增加了5.55万公顷,增幅为20.48%,蔬菜播种面积为65.27万公顷,比2008年增加了17.11万公顷,增幅为35.53%,烟叶播种面积
2008-2012年重庆市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情况表
年 份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公顷) |
各类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公顷) | |||
粮食作物 |
油料作物 |
蔬 菜 |
烟 叶 | ||
2008年 |
3215064 |
2215407 |
215531 |
481563 |
47749 |
2009年 |
3308300 |
2229493 |
237025 |
552233 |
52579 |
2010年 |
3359387 |
2243887 |
254993 |
589093 |
42733 |
2011年 |
3413088 |
2259413 |
257096 |
618631 |
46165 |
2012年 |
3477694 |
2259606 |
271016 |
652660 |
49989 |
2.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2012年重庆市粮食产量比2008年减少14.66万吨,降幅为1.27%。油料、蔬菜、烟叶三种农产品产量分别比2008年增加40.44%、51.77%、44.60%,呈现逐年增加⑤。
2008-2012年重庆市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情况
年份 |
主要农产品产量 | |||
粮食(万吨) |
油料(万吨) |
蔬菜(万吨) |
烟叶(吨) | |
2008 |
1153.20 |
35.68 |
994.52 |
85513 |
2009 |
1137.20 |
40.54 |
1177.45 |
99905 |
2010 |
1156.13 |
44.45 |
1309.54 |
81030 |
2011 |
1126.90 |
46.51 |
1407.97 |
93608 |
2012 |
1138.54 |
50.11 |
1509.34 |
102908 |
3.种植业农产品产值情况
2012年,全市种植业总产值841.8亿元,较2011年增长12.06%。谷物及其它作物(豆类、油料、烟草)产值为360.54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9.9%;蔬菜园艺作物产值为350.33亿元,比2011年增长16.62%;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产值为108.95亿元,较2011年增长5.23%;中药材产值为21.99亿元,比2011年增长14.2%。
(一)种植业传统农作物成本效益比较
1.我市近六年来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收益、补贴收入情况
我市近六年来水稻(一般户)生产收益情况表
项目 |
单位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每亩 |
|
|
|
|
|
|
|
主产品产量 |
公斤 |
441.88 |
497.41 |
456.71 |
478.59 |
447.38 |
486.72 |
平均出售价格 |
元 |
1.63 |
1.77 |
1.74 |
2.10 |
2.69 |
2.73 |
产值合计 |
元 |
743.67 |
907.89 |
818.83 |
1033.47 |
1235.11 |
1361.34 |
物质与服务费用 |
元 |
203.97 |
236.39 |
249.27 |
266.09 |
303.73 |
365.07 |
雇工费用 |
元 |
60.13 |
51.83 |
54.16 |
49.19 |
63.48 |
55.41 |
流转地租金 |
元 |
4.18 |
10.94 |
26.54 |
26.33 |
28.95 |
29.35 |
现金成本 |
元 |
268.28 |
299.16 |
329.97 |
341.61 |
396.16 |
449.83 |
现金收益 |
元 |
475.39 |
608.73 |
488.86 |
691.86 |
838.95 |
911.51 |
补贴收入 |
元 |
36.19 |
85.35 |
86.03 |
83.43 |
90.67 |
99.15 |
现金收益(含补贴) |
元 |
511.58 |
694.08 |
574.89 |
775.29 |
929.62 |
1010.66 |
项目 |
单位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每亩 |
|
|
|
|
|
|
|
主产品产量 |
公斤 |
389.67 |
418.34 |
417.68 |
409.33 |
414.33 |
417.93 |
平均出售价格 |
元 |
1.55 |
1.63 |
1.63 |
2.06 |
2.23 |
2.42 |
产值合计 |
元 |
626.06 |
707.71 |
708.97 |
872.42 |
956.24 |
1046.23 |
物质与服务费用 |
元 |
152.77 |
179.72 |
202.20 |
213.56 |
225.05 |
267.47 |
雇工费用 |
元 |
10.12 |
4.94 |
4.91 |
3.52 |
|
7.89 |
自营地折租 |
元 |
26.82 |
30.60 |
53.60 |
93.14 |
96.99 |
96.74 |
现金成本 |
元 |
166.42 |
190.95 |
221.47 |
241.11 |
251.62 |
302.01 |
现金收益 |
元 |
459.64 |
516.76 |
487.50 |
631.31 |
704.62 |
744.22 |
补贴收入 |
% |
12.71 |
28.69 |
48.26 |
44.99 |
47.29 |
46.55 |
现金收益(含补贴) |
元 |
472.35 |
545.45 |
535.76 |
676.30 |
751.91 |
790.77 |
三个自然村近六年来每亩补贴收入情况表
项目 |
单位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平原且机械化较高地貌:梁平县仁贤镇白鹤村 | |||||||
补贴收入(一般户) |
元/亩 |
110 |
110 |
90 |
80 |
67 |
无 |
平原兼丘陵地貌: 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 | |||||||
补贴收入 |
元/亩 |
110 |
110 |
90 |
90 |
80 |
70 |
丘陵地貌: 荣昌县仁义镇三奇村 | |||||||
补贴收入 |
元/亩 |
124 |
97 |
77 |
76 |
76 |
75 |
我市虽然不是粮食主产省,但是受国家近些年来连续上调国家主要粮食的收购价格政策的影响,近六年来我市主要粮食的平均销售价格持续上涨,中稻销售价格由2007年的1.63元/公斤到2012年的2.73元/公斤,上涨幅度为67.48%;玉米销售价格由2007年的1.55元/公斤到2012年的2.42元/公斤,上涨幅度为56.13%。近些年来虽然出现异常气候,但是总体来说单产稳定,粮食主产品产值增加,国家对农户补贴费按照实际播种面积直补(财政打卡),且每年的补贴逐年提高(具体调查数据详见下表),近六年来我市主要粮食品种的现金收益(含补贴)是逐年增加的,但是现金成本也逐年增长,且增长幅度大于价格和现金收益的增长幅度,中稻现金成本由2007年的268.28元/亩到2012年的449.83元/亩,上涨幅度为67.67%;玉米现金成本由2007年的166.42元/亩到2012年的302.01元/亩,上涨幅度为81.47%。因此成本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价格因素上涨给农户带来收益。
调查显示,由于我市人均耕地面积有限,虽然每亩主要粮食的种植收益有所提高,但由于种植基数不大,粮食生产效益表现不明显。一般农户种植粮食主要是自食,绝大多数农户将剩余粮食作为畜禽饲料使用,仅少量粮食销售。近六年来我市调查农户售粮总量在粮食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3.08%、21.40%、18.76%、20.48%、19.65%、23.71%,销售量都未超过25%。
2.根据重庆市种植业实际,我们从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大类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种传统农业种植作物(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桑蚕茧)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2012年我市主要农产品价格、成本、收益表
品种 |
出售价格(元/公斤) |
亩产量(公斤) |
总产值(元/亩) |
总成本(元/亩) |
净利润(元/亩) |
现金成本(元/亩) |
现金收益(含补贴)(元/亩) | |
粮食作物 |
水稻 |
2.73 |
486.84 |
1361.68 |
1067.7 |
293.98 |
449.47 |
1011.38 |
小麦 |
2.27 |
181.01 |
431.01 |
800.73 |
-369.72 |
128.23 |
359.25 | |
玉米 |
2.42 |
419.26 |
1048.82 |
1077.03 |
-28.21 |
301.56 |
793.52 | |
油料作物 |
油菜籽 |
5.23 |
121.47 |
651.29 |
744.66 |
-93.37 |
120.92 |
578.07 |
经济作物 |
烤烟 |
22.25 |
145.98 |
3319.85 |
2567.71 |
752.14 |
1225.95 |
2093.90 |
桑蚕茧 |
27.65 |
107.62 |
3047.43 |
3021.37 |
26.06 |
464.38 |
2663.70 |
(1)三种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效益比较
a.产值比较
三种粮食作物中水稻亩产值最高,达到1361.68元,分别比玉米、小麦高312.86元和930.67元。小麦由于价格低、产量低,亩产值仅为431.01元/亩,只有水稻产值的31.65%。
b.总成本比较
玉米亩总成本为1077.03元,为三种粮食中最高。水稻亩总成本为1067.7元,比玉米少9.33元/亩。小麦亩总成本为800.73元,较玉米、水稻分别少276.3元/亩和266.97元/亩。
c.净利润、现金收益比较
水稻净利润为293.98/亩,而玉米、小麦亩总成本高于产值,出现了亏损。亩均现金收益(含补贴收入)最高的是水稻,比小麦、玉米分别高625.13元和217.86元。
(2)六种农产品产值、利润、现金收益比较
六种主要农产品产值较高的是经济作物中的桑蚕茧和烤烟,产值最高的桑蚕茧比产值最低的小麦每亩产值多2616.42元。亩净利润最高是烤烟,每亩为752.14元,最低的是小麦和油菜籽,净利润分别为-369.72元和-93.37元。桑蚕茧的现金收益(含补贴)为2663.70元/亩,是六种作物中最高的,比最低的小麦多2304.45元/亩。
(3)主要成本构成要素比较
2012年我市六种主要农产品成本主要构成情况表
种类及指标 |
总成本(元) |
2012年(元) |
占总成本比例% |
种类及指标 |
总成本(元) |
2012年(元) |
占总成本比例 | ||
水稻 |
物质与服务费用 |
1067.70 |
365.60 |
34.23 |
玉米 |
物质与服务费用 |
1077.03 |
266.96 |
24.79 |
人工成本 |
567.95 |
53.20 |
人工成本 |
686.89 |
63.78 | ||||
土地成本 |
134.15 |
12.57 |
土地成本 |
123.18 |
11.44 | ||||
小麦 |
物质与服务费用 |
800.73 |
110.84 |
13.84 |
烤烟 |
物质与服务费用 |
2567.71 |
910.14 |
35.45 |
人工成本 |
572.33 |
71.48 |
人工成本 |
1507.15 |
58.70 | ||||
土地成本 |
117.56 |
14.68 |
土地成本 |
150.42 |
5.86 | ||||
油菜籽 |
物质与服务费用 |
744.66 |
95.57 |
12.83 |
桑蚕茧 |
物质与服务费用 |
3021.37 |
409.38 |
13.55 |
人工成本 |
528.04 |
70.91 |
人工成本 |
2470.98 |
81.79 | ||||
土地成本 |
121.05 |
16.26 |
土地成本 |
141.01 |
4.67 |
a.物质与服务费用。物质费用涉及农业生产的多个方面,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六种作物中水稻、烤烟、玉米每亩物质与服务费占总成本的比例高于24%;小麦、油菜籽、桑蚕茧物质与服务费占总成本的比例低于20%。每亩物质与服务费最高的是烤烟,为910.14元/亩,占总成本的35.45%,油菜籽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总成本比重最低,为12.83%。物质与服务费最高的烤烟与最低的油菜籽相差814.57元/亩。
b.人工费用。我市受山地、丘陵地形影响,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再加上外出务工人员多,农忙时节用工紧张,导致雇工工价上涨,人工费用不断上涨。六种作物亩均人工费用均超过了总成本的50%,最低的水稻也达到了53.20%,桑蚕茧的亩人工成本高达2470.98元,占亩总成本的81.79%,2012年我市桑蚕茧平均每亩用工日55.88个,劳动日工价44.10元。人工成本较高已成为我市种植业农产品发展的制约因素。
c.土地成本。六种作物的土地成本虽然比物质与服务费和人工成本低,但随着土地流转率逐年提高,自营地折租、流转地租金不断上涨,土地成本也将不断增加。
通过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小麦、油菜籽投入高、产出低,经济效益较差;水稻、玉米虽然产值高,但是投入也高,属于种植普通品;烤烟、桑蚕茧投入高,价格高,利润高,属于高投入、高收益经济作物。我市农产品的比较效益按其特性可以划分为三类:比较优势、普通品、比较劣势。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6种主要农作物作如下划分:
比较效益 |
作物类型 |
比较优势 |
烤烟、桑蚕茧 |
普通品 |
水稻、玉米 |
比较劣势 |
小麦、油菜籽 |
(二)传统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成本效益比较
近年来,我市特色农产品取得较大发展,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较大规模、较大辐射的特色农业项目,如:石柱辣椒、北碚花木、潼南蔬菜、奉节柑桔等。
1. 石柱辣椒和其他农作物成本效益比较
该县现有辣椒龙头企业7家,辣椒专业合作社38个,辣椒生产基地27个。2012年,石柱县27个乡镇种植辣椒30.8万亩,产鲜椒26.8万吨,销售收入7.05亿元。
2012年石柱县辣椒与其它农作物成本收益调查
作物 种类 |
生产成本(元/亩) |
亩产值(元) |
亩净利润(元) |
成本利润率(%) | ||
物质与服务费用 |
人工成本 |
合计 | ||||
辣椒 |
368.21 |
756.89 |
1125.1 |
2326.58 |
1155.29 |
88.98 |
烤烟 |
918.88 |
1494.29 |
2413.17 |
3292.1 |
743.16 |
28.9 |
中籼稻 |
364.9 |
530.24 |
895.14 |
1381.75 |
352.89 |
34.3 |
油菜籽 |
95.19 |
544.66 |
639.85 |
644.51 |
-115.3 |
-15.17 |
从上表可知:(1)辣椒亩均生产成本高于中籼稻、油菜籽,低于烤烟,是中籼稻的1.26倍,是油菜籽的1.75倍,是烤烟的0.47倍,主要是辣椒人工费用高于中籼稻和油菜籽。
(2)辣椒亩均产值为2326.58元,比烤烟亩均产值3292.1元低41.5%,比中籼稻亩均产值1381.75元高40.6%,比油菜籽亩均产值644.51元高72.3%;
(3)辣椒亩均净利润为1155.29元,比烤烟、中籼稻、油菜籽分别高1.6倍、3.3倍、11倍;
(4)辣椒成本利润率为88.98%,比烤烟、中籼稻、油菜籽分别高3.07倍、2.59倍、6.86倍;
(5)辣椒亩均现金收益为2035.82元(含补贴),比烤烟2243.87元(含补贴)低10.2%,比中籼稻1021.21元(含补贴)高49.84%,比油菜籽524.42元(不含补贴)高74.2%;
(6)辣椒投入产出比为1:2.07,比烤烟1:1.36、中籼稻1:1.54、油菜籽1:1.01分别高34.29%、25.6%、51.2%⑥。
通过投入、产出、收益分析,辣椒种植效益明显优于烤烟、中籼稻、油菜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
2.北碚花木不同种植规模及其他农作物成本效益比较
北碚花木产业具有厚重的历史和鲜明的文化气息。北碚发展花木产业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全区花木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花木基地面积6.63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7.5%。花木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市级7家、区级10家),农民花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23个,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4个,形成了以静观为中心、沿碚金公路两侧连绵50余公里、纵贯江东4个镇的“百里花木长廊”。
(1)花木规模户与普通户比较
同力花木园艺有限公司:种植花木品种有金桂、罗汉松、黄葛兰、黄桷树等100多个品种。土地来源:承租他人土地560亩,承租期25年,每年租金84万元,平均每亩租金1500元。
北碚区集真花木专业合作社:种植花木品种有金桂、罗汉松、黄葛兰、广玉兰、黑塔子、桩子等364个品种。土地来源:承租他人土地(流转地)80亩,承租期20年,每年租金11.2万元,平均每亩租金1400元。
郑明友(种植户):种植花木品种有桂花、黄桷树、金叶女贞等品种。土地来源:自有耕地5亩,承租他人土地30亩,承租期10年,每年租金6万元,平均每亩租金2000元。
2009-2011年北碚区花木种植成本收益调查表
单位 |
年度 |
销售收入(万元) |
总成本 (万元) |
税金 (万元) |
减税 纯收益 (万元) |
成本纯收益率(%) |
同力花木园艺有限公司 |
2009 |
3537.44 |
1983.43 |
892.54 |
661.47 |
18.7 |
2010 |
3726.72 |
2047.65 |
899.74 |
779.33 |
20.9 | |
2011 |
4776.88 |
2759.94 |
1041.97 |
974.97 |
20.4 | |
集真花木专业合作社 |
2009 |
252 |
214.2 |
3.53 |
34.27 |
13.6 |
2010 |
378 |
309.96 |
4.53 |
63.51 |
16.8 | |
2011 |
484.57 |
411.55 |
5.63 |
67.39 |
13.9 | |
郑明友 |
2009 |
32 |
25 |
4 |
3 |
9.4 |
2010 |
38 |
30 |
5.2 |
2.8 |
7.4 | |
2011 |
48 |
37 |
3 |
8 |
16.7 |
调查数据表明,花木产业经营规模大小与收益率密切联系,规模越大,效益越高,规模效应凸显。从税收征缴情况分析,同力花木公司2009-2011年共上缴税金2415.77万元,相当于一个年产值1亿元左右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税收贡献,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方面比工业企业贡献更大。集真花木合作社上缴税金13.69万元,与一个小型工业企业相当⑦。
(2)花木产业与其他农作物的效益对比分析
我们选取北碚区花木品种中属中档产品的金中女贞为调查比较样本。
2012年北碚区花木与其他农作物亩产值比较
|
种植物 |
亩产量 (公斤、株) |
单价(元) |
亩产值(元) |
花木与其他农作物亩产值比较 |
传统 粮食 作物 |
稻谷 |
650 |
3.4 |
2210 |
6.3:1 |
玉米 |
500 |
3.4 |
1700 |
8.2:1 | |
小麦 |
250 |
3.4 |
850 |
16.5:1 | |
红薯 |
1800 |
2.0 |
3600 |
3.9:1 | |
蔬菜 |
|
3000 |
2.4 |
7200 |
1.9:1 |
水果 |
李子 |
1000 |
5.0 |
5000 |
2.8:1 |
花木 |
金叶女贞 |
14000(株) |
1.0 |
14000 |
|
A.产值比较
种植花木以中档产品金叶女贞为例,金叶女贞每亩产值为12000-16000元,按14000元折合计算,亩产值分别是水稻的6.3倍,是玉米的8.2倍,是小麦的16.5倍,是红薯的3.9倍,是蔬菜的1.9倍,是水果的2.8倍。
B.生产成本比较
种植花木(施肥、治虫、抗旱、防冻)每亩成本1800元,种植传统粮食(劳动力在内)每亩成本约800-1000元,种植蔬菜每亩成本(肥料、农药、劳动力)2000元以上,种植水果每亩成本(肥料、农药、劳动力)1500-2000元左右。因此,种植花木每亩成本与蔬菜、水果相当,比传统粮食高出约1倍。
C.结论
对产值及生产成本进行综合比较后得出,花木产业效益远高于传统农业。花木种植效益是传统粮食作物(平均水平)5倍以上,是蔬菜2倍以上,是水果2.5倍以上⑧。
(三)传统种植业与现代观光农业效益比较
我们随机抽样调查了丰都、忠县、江津种植农户与永川黄瓜山现代观光农业调查户进行比较分析,调查数据如下见附表:
种植业模式 |
农调户姓名 |
家庭地址 |
家庭承包耕地(亩) |
种植品种或发展项目 |
种植规模(亩) |
亩产量(公斤) |
亩产值(元) |
亩净利润(含补贴)元 |
传统种植业 |
彭福荣 |
丰都县社坛镇德胜村七组 |
3 |
水稻 |
1.5 |
400 |
964 |
131.67 |
玉米 |
1.5 |
393 |
960 |
102 | ||||
蔬菜(菜头) |
2 |
2000 |
1200 |
1048.5 | ||||
油菜 |
0.5 |
90 |
468 |
-48.5 | ||||
秦大华 |
忠县忠州镇护国村二组 |
4.2 |
水稻 |
1.2 |
416.6 |
1150 |
145.6 | |
糯玉米 |
1 |
385 |
1386 |
577.5 | ||||
蔬菜(小白菜、空心菜) |
2 |
2500 |
11500 |
5800 | ||||
周光祥 |
江津区李市镇三角坝社区二社 |
3 |
水稻 |
2 |
420 |
1016 |
132.5 | |
玉米 |
1 |
350 |
840 |
95 | ||||
曾令中 |
江津区贾嗣镇民福村四社 |
3.9 |
桑蚕茧 |
3.9 |
108 |
3078 |
91.5 | |
现代观光农业 |
肖邦海 |
永川区黄瓜山管委会尖山村石硬子村民小组 |
5.9 |
梨子(含农家乐收入) |
5.9 |
4250 |
15254 |
20339 |
杨勋亮 |
永川区黄瓜山管委会蓝莓种植户 |
1200(流转土地) |
蓝莓(含观光旅游门票收入) |
800亩种蓝莓,400亩建观光休闲区 |
18.75 |
3750 |
2333 |
根据调查情况,丰都县、忠县、江津区4个调查户平均耕地面积为3.52亩,种植人口平均年龄58岁,种植作物以水稻、玉米、蔬菜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水稻平均净利润为136.59元/亩,玉米平均净利润为98.5元/亩,油菜籽净利润为-48.5元/亩,桑蚕茧净利润为91.5元/亩,蔬菜平均净利润为3424.25元/亩。
永川区黄瓜山管委会作为“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示范点”、 “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点”, 是“年年有节,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天天有客”的生态观光旅游地。种植业有梨子,蓝莓、草莓、葡萄、薰衣草、向日葵、茶花、兰花等经济价值高,辐射能力强,适合发展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特色品种。如表所得,农户肖邦海自有耕地5.9亩,全部用于种植梨子,产梨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种植业由于规模低,种植人口老龄化,效益较低。现代观光农业依靠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依靠引进名优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产业化,依托产业发展观光旅游形成农业效益化,比较效益明显优于传统种植业和单一特色农业品种效益。
四、现阶段我市种植业农产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均耕地面积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重庆市耕地总面积3078万亩,其中承包耕地面积1995万亩。农民户均耕地面积约3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耕地少,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村青壮劳力憧憬城市生活选择外出打工,土地的弃耕抛荒情况严重,对我市粮食的生产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二)传统种植业农产品比较效益偏低
近年来,我市通过采取发放补贴、保护性收购等政策,促进了传统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但同期人工费用增加、农资价格上涨明显,在一定种度上抵减了收益增长空间。如我市涪陵区调查数据:玉米、水稻种子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4.2%和21.3%,肥料价格上涨4.0%—18.0%,除草剂价格上涨13.0%,杀虫剂价格上涨10.0%,农膜价格上涨15.2%。另外,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单一,故效益仍然较低,出现了种植不如养殖、种粮不如打工的现状。通过重庆市2014年种植意向调查显示, 预计户均水稻、小麦、玉米播种面积较上年分别下降3.68%、10.81%、3.09%。预计户均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6.86%。其中,预计户均蔬菜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5.43%。因此今年我市油料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等生长周期较短、收益较高的品种的播种面积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升。相对而言,粮食作物面积相比略有下降。
(三)流通成本高不断增高
因流通环节多,供应链条长,农产品从农民手中到市场零售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由生产基地到市场,需要花费运输费、过路费等其他费用,加上燃料价格上涨等其他因素,导致运输成本上涨,加速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据涪陵区蔬菜种销大户夏某反映,今年他贩运蔬菜(从大木乡蔬菜基地至涪陵城区)仅运费每吨成本就达1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元,涨幅为25.0%。
我们在2013年1月对璧山县某蔬菜种植户和该县市场蔬菜销售价格调查。该农户销售青椒、黄瓜、西红柿、茄子、白萝卜的销售价格分别为2.84元/kg、1.96元/kg、2.32元/kg、2.02元/kg、1.10元/kg;市场零售价格分别为6.22元/kg、5.70元/kg、5.78元/kg、5.98元/kg、2.20元/kg;零售比销售价格增长幅度为118.96%、190.68%、149.48%、196.50%、100.0%。
(四)机械化程度不高
农业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是机械化程度情况,截止2012年,重庆市机耕面积1866.36千公顷,机播面积121.89千公顷,机收面积253.19千公顷,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3.05%⑨。尽管重庆市种植业的机械化程度近年来有所提升,但是与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相比,差距甚远。
五、价格调控政策及推动农业效益最大化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领导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业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没有广大农民的富裕,就没有中国的富裕。因此,我们一定提高思想认识,真正重视农业投入,狠抓农业基础,努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让农民真正成为体面的职业,让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真正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搭建科技平台,强化信息服务
一是充分利用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信息方面特有的优势,建立农产品市场调控信息平台,做好农产品、农资价格信息及种植结构、市场供求等前瞻性信息的发布及预测工作,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有效组织生产经营,防止盲目生产导致增产不增收。二是坚持农本调查、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预报制度,及时、快捷、准确地发布农产品成本、收益与市场价格信息,切实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提高生产效益,规避生产风险。三是建立政府价格调节基金,由物价部门会同税务、工商等部门在辖区范围内开征价格调节基金,增加政府调控市场价格手段,完善价格调控体系,增强政府用经济手段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为种植大户、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发展及建立信息平台等提供资金保障。
(三)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土地流转,推行规模化种植,加快家庭承包为主的农业模式下的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有助于提高种植效益。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潜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二是发挥比较效益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三是充分利用重庆的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经营领域和经营空间,形成一批区域性的特色产业。如北碚花木种植、潼南的蔬菜种植和石柱的辣椒种植等,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并且在向品牌发展战略上靠拢。政府要进一步对这些区域加以引导扶持,通过引入和积极培植农村市场主体,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市场化运作,促使各区县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县多品,大幅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实际收益;四是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增强抗御农业自然灾害能力。
(四)构建营销体系,畅通销售渠道
农产品一头连着农民的田间地头生产,一头连着消费者的菜篮碗盘,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畅通流通渠道是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利民裕民的好事情。抓好农产品的产、供、销环节,推动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我们一是要积极发展利用网络团购平台、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销售蔬菜等农产品。实现现代网络与重庆市的种植企业或大户直接对接,确保农户和网站、超市建立起守信、互信的关系,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是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督体系,保证销售给网民的产品质量;三是大力实施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和“农超”对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销售速度和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
(五)加强安全生产、完善保障体系
农业安全一在粮食及其主要农产品数量上,二在农产品的质量上。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制度,加大对种粮农民直补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让农民种粮有效益,让从事农业的群众有搞头;要更加注重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要加大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农田改造力度,要建立农业生产风险保障机制,加大支农力度,提高农户小额贷款数量,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资金不足的困境。
总之,我们认为:重庆市种植业发展应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其他力求效益”的要求,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即充分利用2%的平坝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在更广阔的山地丘陵地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观光农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供、销链条,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不断强化农产品安全质量,尽可能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最大效益化、生态化和现代化。
注①数据来自2012重庆市农村经济主要数据 ;
注②③:数据来自2012年重庆市农业概况;
注④⑤⑥:数据来自2013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注⑦⑧:数据来自2012年重庆市特色农业资料汇编;
注⑨:数据来自重庆市农委;
以上数据除标注外,其余数据均来自重庆价格成本调查调查队《重庆市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协助处室:商品价格处、价格监测处、综合法规处
课题调研人员:龚 平 陈 鹏
殷启勇 张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