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专题专栏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

高质量发展指标监测数据表明 全市高质量发展上行态势良好

日期: 2021-03-30 来源: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字体:

2020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着力稳住经济基本面、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保持战略定力、用好战略机遇,与时俱进创新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对全市高质量发展初步监测显示,科技进步贡献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居民收入增速等11项指标运行稳中向好,全市高质量发展上行态势良好。

——综合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9%,总量迈过2.5万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国第8。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持续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与全国差距持续缩小。西部(重庆)科学城集聚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43个,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两江协同创新区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专项,建成科技研发平台40个。超声医学工程、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获得国家批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6%,较“十三五”初期增长5个百分点。新增大数据智能化企业2500余家、较2019年多增1300余家、累计突破7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比重达到25%,近年来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9.5%,较2019年提高0.3个百分点。新增市级孵化平台20家、国家级孵化平台14家,“英才计划”遴选支持优秀人才401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3件、较2019年多增2.22件。

——协调成为发展的内生特点更加明显。城乡协调方面,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8%,较2019年提升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4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协调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上升幅度最大。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8%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近60%。区域协调方面,“一区”与“两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缩小至1.84∶1,比2019年缩小0.01个百分点。

——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持续巩固。探索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等机制以及排污许可证改革,深入开展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试点,创新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生态地票两大举措入选国家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大典型案例。202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5%以上,保持逐年下降3个百分点的良好态势。绿色工厂达到115家,广阳岛获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实现100%,较2019年大幅提升2.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均超过年初预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3天,为近年来最多。森林覆盖率达到52.5%、较2019年提升2.4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发展态势良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6500亿元,总量、增速均位居中西部前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以上,占比保持在27%左右。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额居中西部前列。在渝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96家、较2019年多增6家。把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战略重点,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大幅增长。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2603班,占累计开行班列的35%,新增国际航线6条、累计达101条,成为全国首个同时拥有港口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重庆自贸区建设卓有成效,新引进项目723个、合同总额1789亿元。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进出口增长16%以上。

——共享发展成效不断显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高于全国平均1.9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万元。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就业60余条政策,新增城镇就业65.6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群众反映多年的义务教育城镇大班额问题基本消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疾病防治基地。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连续多年巩固在95%以上。四好农村路、主城区交通拥堵治理等7件民生实事圆满收官,其余8件民生实事进展顺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2.3%,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