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专题专栏>重庆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 工作信息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三年规划

日期: 2022-01-19
字体: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三年规划

2021-2023年)



目录


◆⒈建设基础


◆⒉建设目标


◆⒊主要任务及举措


◆⒋保障措施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与全国几十所院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活动。同时根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关于发布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名单的通知》(渝发改社会【20201839号,以下简称《通知》),长安汽车已纳入重庆市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按照《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长安汽车现按照《重庆市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公司拟定产教融合三年行动规划具体内容如下,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一、建设基础

(一)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转移, 我国汽车工业已形成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在产业规模、产品研发、结构调整、市场开拓、对外开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转变。2019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美国,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职业教育对产业和企业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主旋律越来越强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破解当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汽车职业教育的更新换代需要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新技能的不断迭代升级。

近两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大力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职教改革方略。重庆市政府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三五”规划》、《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产业升级,探索学校企业双方办学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模式。如何建立稳定的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关系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可行性

雄厚的长安实力,扩大产教融合影响。长安汽车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拥有159年历史底蕴、37年造车积累,全球有14个生产基地,33个整车、发动机及变速器工厂,用户突破2000万,领跑中国品牌汽车。长安汽车建设有30个大师工作室(5个国家级、15个省市级、11个公司级),推动整车、发动机、新能源、智能化、智能制造等领域高精尖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实力连续510年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分别在重庆、北京、河北、安徽,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建立起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

良好的院校合作,助推产教融合发展。长安汽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打造成重庆市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单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通过建立长期、稳固的企校合作关系,探索企业职工培训新方式,完善培训政策措施和培训服务体系,使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企业与学校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加快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稳定的平台基础,提升产教融合质量。长安汽车在职业教育培养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建设和管理经验。2016年,长安汽车大力拓展职业路径做法和实践得到国家人社部高度认可,并向全国推广。2018年长安汽车获批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共建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2019年,成为重庆市企业职业技能提升全员培训示范基地。2020年长安汽车成为重庆市首批产教融合培育单位。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职业教育工作大会重要指示精神,找准长安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人才产业链上的蓄水池功能,增强长安品牌文化输出效果,助力品牌向上发展,创造更多社会影响力和产教价值。立足重庆、辐射西南、服务全国,依托产教融合项目,加入并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教融合联合体。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开展教师入企锻炼、大师入校指导,提高员工技术技能、提升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提升企业职业培训资源开发能力、培养精益求精良好习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大力促进1+X证书制度推广,进一步丰富产教融合内涵。通过产教融合项目,打造1+1+N合作模式,有效对接汽车全产业链新工艺、新技术、新职业、新技能,使产教融合更贴近企业和产业需求。以订单培养为依托、课程为载体、基地为基础、师资为保障,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提高产教融合质量和水平。启动产教融合国际合作项目,建立国际产教融合基地。积极进行产教融合项目开发,提炼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推进产教融合成果转化。

(二)建设指标

1.基地建设:扩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模,合作院校达到10家,发展示范性产教融合基地3个,示范职工培训基地3个。

2.课程改革:依托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与合作院校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开发教材,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15个、课程标准15个、开发教材。

3.师资培养:派出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50人次,接纳学校教师到企业开展专业实践100人次,双师型师资建设达到50-100人,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

4. 1+X推广:承担实施证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任务,X证书认证达300人左右。

5.人才培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员工和社会提供岗位技能、专业技术、职业素养等培训500人次,每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大于200人次。

6.技能竞赛:联合承办外部竞赛项目。

7.国际合作:探索尝试在全球范围开展产教融合,探索建立大师工作室海外工作站1个,培养培训海外技术技能人才100人次。

8.技术支持:3年内向10-15所职业学院捐赠教学用车15辆左右,投入学校的设施设备受益5000人次。

9.成果转化:围绕产教融合项目开发和推广,企校联合申请专利,提炼产教融合典型案例3个。

(三)标志性成果

1.产教融合项目合作院校达到30家;

2.长安汽车高技能人才储备数量达到1000-3000人;

3.长安汽车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达到3个;

4.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

5.为合作院校培育大师工作室1-3个;

6.校企合作教材开发15-20本;

7.双师型师资建设达到50-100人;

8.学校学生X证书认证达到300人左右;

9.推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教融合联合体1 个;

10.提炼产教融合典型案例3个。


产教融合企业建设指标

序号

建设类别

项目内容

指标

基地建设

合作院校

10

示范职工培训基地

3

示范性产教融合基地

3

课程开发

人才培养方案

15

课程标准

15

教材开发

15-20

师资培养

派出专家到学校

50人次

接纳学校教师到企业

100人次

双师型教师

50-100

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

1

共育大师工作室

1-3

证书互认

X证书认证

300人次

人才培养

对内外员工培训

500人次

每年高技能人才培养

200

国际合作

大师工作室海外工作站

1

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

100人次

技术支持

捐赠教学用车

15

受益人次

5000人次

成果转化

提炼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3


三、主要任务及举措

(一)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依托长安汽车产教融合型企业优势,以长安汽车产业为服务主体、以合作院校为育人主体,以政府为项目主导、以长安汽车大学为技术支撑,以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为载体,建立“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搭建现代化育人平台。重点在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方面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整套产教融合解决方案。建设一批学生培养、员工培训、选手集训、师资提升“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基地。

(二)依托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

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探索1+x证书制度,建立“岗课证赛训”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坚持校企共同育人原则,开设“长安班”。校企共同制定职业培训标准和人才培养计划,将工匠精神、劳动教育、思政课程、党史学习教育、长安汽车品牌及文化、汽车产业新职业、新岗位、新能力转型纳入人才培养总体方案。落实观岗实习、跟岗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就业实习等五个企业实践,并根据企业生产情况,进行实习动态调整,以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持续性、系统性。并随时根据汽车产业的科技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实现招生及招工,入校及入厂,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

(三)共建校企课程体系,助推内涵质量升级

校企双方根据企业技术、产品等标准,共同制定核心课程体系和技术培训体系。校企双方结合岗位需求提炼典型作业项目,形成课程体系。并承担1+X证书制度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试点和推广工作,课程体系在传统车型和技术基础上,附加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形成完整的课程模块。

(四)创新双向师资流动机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畅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畅通,建立双向师资流动机制,将合作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到长安汽车发展战略。长安汽车和合作院校共同制定产教融合项目师资队伍成长通道,确定教师企业顶岗实习基地,规划结构合理、内容详实、技术突出、模块鲜明、理实结合的师资培训体系,对合作院校开展师资培训培养。合作院校遴选优秀教师加入到产教融合项目,参加长安汽车师资培训和认证,定期到长安汽车参加企业顶岗实践,加强新技术培训、新品维修工艺培训和新品检测开发培训。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和示范职工培训基地,共同培养双师型队伍。

(五)以技能竞赛为引领,完善人才选拔体系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代训、以赛练兵、以赛选才”的原则,校企携手,赛事联办。校企通过联合申办、共筹资金、共投设施、共同选拔、联合培育等方式,联合承办“巴渝工匠杯”、“振兴杯”等汽车技术项目。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能源汽车维修”等竞赛项目。通过校企联赛、赛训结合、选赛一体,在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内部员工、社会从业人员中遴选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六)推进跨国融合,深化国际合作

依托集团“六国九地”全球布局,在全球范围开展产教融合,与院校深入合作,持续开展公派留学计划,与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对标学习,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

(八)技术技能支撑,支持融合发展

面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单位,提供长安汽车产教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院校建立产教融合型基地,提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兼职教师、汽车维修及培训技术资料支持。将就业创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对职教欠发达地区,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提供教学车辆和实训设备,通过文化传承、大师入校、教学器材捐赠等举措,提高产教融合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

(九)提炼典型案例,促进成果转化

依托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对外开展培训认证服务,开展经销商维修技师培训认证,开展技术沙龙等工作,夯实产教融合成果,实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

依托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结合教育部等九部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2020—2023年)》建设指标,围绕课堂革命、课程思政、“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模块教学、评价指标等方面,总结提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并申报国家级成果。积极开展典型案例成果的教学转化,在职业院校教学中进行实施。共同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促进产教融合建设的实际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成立产教融合项目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合理地设置各级组织结构负责人和部门的相关职责,将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上升到公司发展战略,定期研究和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汇报评价机制,将项目建设管理和常规工作管理相结合,提升管理水平。把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项目工作常态化。

(二)运行机制保障

建立和完善产教融合制度,将公司产教融合建设培育制度纳入到整个管理体系中,积极推动双方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全方位融合。围绕生产性实训、技术研发等关键环节,推动校企依法合资、合作设立实体化机构,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

(三)资金投入保障

加大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资金支持,按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年度工作任务的进程,将其相关费用纳入年度预算中。


返回顶部